昆崙战

昆崙关头战骨枯,龙衣裹血红模糊。

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

将军贵实不尚功,世上安有将军忠。

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昆崙战》描绘了一幅战争残酷与人性考量的画面。首句"昆崙关头战骨枯"直接点出战场的惨烈,骸骨遍野,显示出战争的无情。"龙衣裹血红模糊"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血腥,龙衣(可能指军旗或战袍)被鲜血染红,画面触目惊心。

接下来的两句"军中喧言老侬死,不是彼侬安有此",通过士兵们的议论,揭示出战争中的生死无常,以及对牺牲者的质疑和哀叹。"老侬"可能指的是老兵或长者,他们的死亡引发了对于战争必要性的反思。

"将军贵实不尚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品格的期望,希望他们重视实际战果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功绩。"世上安有将军忠"则暗示现实中很难找到真正忠诚且不以功利为念的将领,这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

最后两句"君不见汉皇一赦云中守,武将纷纷皆藉口"借汉代典故,批评那些将领在获得赦免后找借口推卸责任,暗讽现实中的某些将领未能展现出真正的忠诚和担当。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将领行为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忠诚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安石工

端礼门,金石刻,丞相手书奸党籍。

长安役者安石工,不识人贤愚,但识司马公。

卑疏不敢预国事,幸免刻名为后累。

匹夫愤泣天为悲,黄门夜半来毁碑。

碑可毁,亦可建。盖棺事,久乃见。

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

形式: 乐府曲辞

夹攻误

夷狄自相图,古称中国利。

辽亡金已昌,金灭元愈炽。

如何夹攻策,竟蹈前车弊。

惜哉鹬蚌功,误为唇齿累。

一误国不支,再误国不祀。

咄哉宋君臣,千载伤失计。

形式: 乐府曲辞

奇才叹

奇才复奇才,二圣一语孤臣哀。

孤臣哀,泪如雨,众欲杀臣臣有主。

不然安得梦中身,天上语。

形式: 乐府曲辞

乌珠走

金山庙前鼓声起,江头走却四太子。

绯袍玉带坠复跳,华人顿足胡儿喜。

君不见和尚原头走秃胡,天为中原留逆雏。

他时再作江南图,韩公吴公还有无?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