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前明吏部考功员外郎华节悯公讳允诚祠

门对清溪水一方,森然古柏见祠堂。

披肝疏草光青史,带发头颅见烈皇。

第一清官标姓氏,在三大节定存亡。

鹅湖支派椒繁衍,毕竟忠良世泽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祠堂景象,门对清溪,古柏森然,祠堂矗立其间,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披肝疏草”、“带发头颅”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公允诚先生的忠诚与坚韧。诗中提到他是“第一清官”,不仅标示了他的姓氏,更彰显了他的廉洁公正。在“三大节”中,他的存在决定了存亡,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最后,诗人感慨鹅湖支派的繁衍,忠良之德世泽长存,表达了对公允诚先生及其家族美德的敬仰与传承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是对公允诚先生高尚品德和家族荣耀的颂扬。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偕慰三归舟联句

归途缓缓夜凉天,明月清风载满船。

溪水平摇双桨活,渔村微露一灯圆。

秋心絮诉莎鸡冷,霜气肥蒸稻蟹鲜。

如此烟波无限好,尽教收拾到吟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宛山荡联句

渺渺晴波似掌平,五年五度此经行。

夕阳明灭涵空碧,孤棹容与恋客程。

一角青山篷背落,数行疏柳渡头迎。

风光好处浑如昨,待与閒鸥證旧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纪行即事联句

浪游未遂经还家,自笑临行志太奢。

香径待携吴市酒,竹炉同品惠泉茶。

主人病卧文园榻,过客宵回剡水艖。

人事难凭天又阻,连番蕉雨滴窗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华墨亭前辈遗像

墨亭先生我曾见,琴川接座陪清宴。

约略当时在盛年,如兰臭味如田面。

中年人事走天涯,别后光阴迅如箭。

归来重到郑公乡,迎人但有堂前燕。

惟馀事迹播声称,流传不与沧桑变。

竹林小阮我同年,示我遗容并家传。

先生功在卫乡闾,义旂高张倡团练。

先生行在笃宗祊,义庄继起恤贫贱。

生成天性复肫然,怡怡兄弟情无间。

忠厚传闻行路人,路人个个呼爷遍。

古之所称乡大夫,殁而祭社斯人选。

难得传神好画工,至今奕奕神犹现。

遗像清高式典型,新诗当作椒兰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