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宛山荡联句

渺渺晴波似掌平,五年五度此经行。

夕阳明灭涵空碧,孤棹容与恋客程。

一角青山篷背落,数行疏柳渡头迎。

风光好处浑如昨,待与閒鸥證旧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宛山荡时所见的宁静美景。首句“渺渺晴波似掌平”以比喻手法,将水面比作手掌般平展,展现出水面上的宁静与广阔。接着“五年五度此经行”表明诗人多次经过此处,对这片水域有着深厚的情感。

“夕阳明灭涵空碧”描绘了夕阳映照在碧蓝的天空中,光影交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孤棹容与恋客程”则通过“孤棹”(独木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水上旅行,对旅程的依恋之情。

“一角青山篷背落,数行疏柳渡头迎”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自然景观。青山与篷背相接,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渡头的疏柳则轻轻摇曳,似乎在欢迎着诗人。这些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自然之美。

最后,“风光好处浑如昨,待与闲鸥证旧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纪行即事联句

浪游未遂经还家,自笑临行志太奢。

香径待携吴市酒,竹炉同品惠泉茶。

主人病卧文园榻,过客宵回剡水艖。

人事难凭天又阻,连番蕉雨滴窗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华墨亭前辈遗像

墨亭先生我曾见,琴川接座陪清宴。

约略当时在盛年,如兰臭味如田面。

中年人事走天涯,别后光阴迅如箭。

归来重到郑公乡,迎人但有堂前燕。

惟馀事迹播声称,流传不与沧桑变。

竹林小阮我同年,示我遗容并家传。

先生功在卫乡闾,义旂高张倡团练。

先生行在笃宗祊,义庄继起恤贫贱。

生成天性复肫然,怡怡兄弟情无间。

忠厚传闻行路人,路人个个呼爷遍。

古之所称乡大夫,殁而祭社斯人选。

难得传神好画工,至今奕奕神犹现。

遗像清高式典型,新诗当作椒兰荐。

形式: 古风

项羽坑秦卒

秦卒二十万,坑之于新安。

读史詈重瞳,生性抑何残。

岂知有天道,项羽实无干。

秦兵一出关,流血未尝乾。

白骨翳榛莽,京观成巨观。

劫掠人子女,刳剔人心肝。

斩绝人宗祀,毁裂人衣冠。

皆此廿万人,凯唱有馀欢。

否则其祖父,貔虎势桓桓。

否则其烟娅,雷霆气啴啴。

重重造孽海,天怒罚难宽。

特假重瞳手,惨报与人看。

怀古发奇论,此论实不刊。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燕太子丹报秦

愚哉燕太子,受辱思报秦。

报秦在治国,治国须贤臣。

胡遣一刺客,强使入强邻。

强邻本虎狼,兵卫殿下陈。

仓猝效曹沫,约契谁肯遵。

即今匕首利,能中秦王身。

君亡嗣子立,缟素令重申。

愤兵六十万,飞过易水滨。

安见秦内乱,而得保燕云。

救亡反速死,报怨转怒人。

人谋舛如此,天道复何云。

荆轲死不惜,可惜樊将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