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一)

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

至今诗礼将,独数武、宣臣。

材大虽难用,时来亦少信。

高平风烈在,威敏典刑新。

空试乘边策,宁留相汉身。

凄凉旧部曲,泪湿冢前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先帝了解您很早,您是第一个谦虚的人。
直到现在,诗歌礼乐的传承中,只有武和宣两位大臣能与您相比。
您的才能虽然难以施展,但时机到来时也难得有人信任。
您的高尚品格和刚烈精神仍然存在,您的威严敏捷成为新的典范。
您的边疆策略只是空谈,您并未留下做汉朝丞相的念头。
面对昔日部下,您心中凄凉,墓前麒麟被泪水打湿。

注释

先帝:指过去的君主。
虚怀:谦虚的态度。
诗礼:指儒家的礼仪和学问。
武、宣臣:指武则天和宣宗这样的杰出官员。
材大:才能出众。
难用:难以得到重用。
时来:时机来临。
少信:难得有人信任。
高平风烈:高尚的品格和刚烈的精神。
典刑:典范。
乘边策:边疆策略。
相汉身:做汉朝丞相。
旧部曲:过去的部下。
冢:坟墓。
麟:麒麟,这里代指墓碑。

鉴赏

此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滕王阁序》,但鉴赏专家注意到您提供的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原文。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对这段文字进行鉴赏。

首先,"先帝知公早,虚怀第一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先帝识才之明和对某位人物的推崇。这位人物以其宽广的胸怀而著称,被誉为“第一人”。

接着,“至今诗礼将,独数武、宣臣。” 表示诗人认为直到现在,这位人物在诗礼方面的贡献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历史上的武帝和宣帝那般杰出。

然而,"材大虽难用,时来亦少信。"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个悲哀的情绪,即尽管这位人物才华横溢,但因种种原因,其才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赏识。

接下来,“高平风烈在,威敏典刑新。” 描述了诗人对这位人物品德和政绩的高度评价,他的影响力犹如狂风一样强劲,而他的治国理念则是新的典范。

"空试乘边策,宁留相汉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即尽管有机会去实践边塞之策,但最终还是选择安守内廷的位置,保持着对“汉”这一朝代的忠诚。

最后,“凄凉旧部曲,泪湿冢前麟。”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英杰的缅怀之情,旧日军队的歌谣在耳边回响,使人不禁潸然泪下。

总体来说,这段文字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才华的赞美以及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先贤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滕达道挽词二首(其二)

云梦连江雨,樊山落木秋。

公方占贾鵩,我正买龚牛。

共有江湖乐,俱怀畎亩忧。

荆溪欲归老,浮玉偶同游。

肮脏仪刑在,惊呼岁月遒。

回头杂歌哭,挽语不成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馀,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其一)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馀,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盖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呈公济子侔二通守(其二)

山川不改旧,岁月逝肯留。

百年一俯仰,五胜更王囚。

同僚比岑、范,德业前人羞。

坐令老钝守,啸诺获少休。

却思二十年,出处非人谋。

齿发付天公,缺坏不可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