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僧禅院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

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空旷的房间内线香焚烧已久,禅意之心领悟了几世的奥秘。
过滤山泉在月光初升时开始,清扫小路避免踩到夜行的虫儿。
古树隔着时空依然矗立,荒芜的小洲上苔藓茂盛,铺满平整。
我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造访,佛像前仅有一盏灯火照亮。

注释

虚室:空旷的房间。
焚香:焚烧香料。
禅心:修行者平静、觉悟的心境。
悟:领悟,理解。
滤泉:过滤山泉水。
侵月:月亮升起的时候,这里指夜深或凌晨。
扫径:清扫小路。
避虫行:避免伤害到夜间出行的小虫。
树隔:被树隔开,指古树间隔。
前朝:从前的朝代,此处引申为过去的时代。
苔滋:苔藓滋生繁茂。
废渚:废弃的水边小洲。
我来:我前来访问。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像设:佛像及供奉的设置。
一灯明:只有一盏灯照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佛寺生活图景,透露出诗人对禅学修行的向往与悟性。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空旷的居所中长时间地焚烧着香料,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洞察前生的禅定状态。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泉水清澈,如同月光一般自然而然,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更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和谐。扫除脚下的小径,避开微小的生命,以示对一切生灵的慈悲之心。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 古老的树木将过去的景象阻隔开来,而青苔覆盖着废弃的水渠,这些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同时也隐喻了历史的沉淀和人事的更迭。

"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 即便是在狂风暴雨之夜,诗人也能保持内心的光明,这里的“像”字使用得妙,既形象地表达了灯光在黑暗中的引领作用,也象征着智慧与觉悟在困境中照亮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僧院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自然和谐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题静住寺钦用上人房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

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

此中能宴坐,何必在云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镜湖野老所居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

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沤苧成鱼网,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适,生事任群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别北客

君生游侠地,感激气何高。

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

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

决去如征鸟,离心空自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赠别江客

湘中有岑穴,君去挂帆过。

露细蒹葭广,潮回岛屿多。

汀洲延夕照,枫叶坠寒波。

应使同渔者,生涯许钓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