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一百则(其九十四)

一片虚凝绝谓情,天人从此见空生。

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翻译

这片虚无凝聚了无法言说的情感,仿佛从天人之间显现出了空灵的存在。
蚌壳中蕴含着深远的玄兔之意,它曾与禅宗有过激烈的辩论冲突。

注释

虚凝:形容极度的寂静和凝固,难以言表的情感。
天人:指超越世俗的人,可能指神仙或哲理意义上的高人。
空生:空灵产生,指超越物质的存在。
玄兔:古人常以月亮比喻玄妙之物,这里可能象征深奥的智慧。
禅家:指禅宗,佛教的一个流派。
战争:比喻深刻的辩论或冲突。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一百则(其九十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侣释重显。诗中以“一片虚凝绝谓情”起笔,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情感的空灵境界,暗示了佛家追求的心境。接下来,“天人从此见空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空寂之中的生命观,认为只有通过领悟空性,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蚌含玄兔深深意”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蚌壳包容明珠的形象与深藏不露的佛法智慧相联系,暗示佛法如明珠般深邃而珍贵,寓含着修行者需潜心体悟的深刻道理。最后,“曾与禅家作战争”则揭示了佛法在历史上与禅宗的互动和辩论,表达了佛法在世间流传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冲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佛家对空性、智慧和修行历程的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一百则(其二十五)

曾骑铁马入重城,敕下传闻六国清。

犹握金鞭问归容,夜深谁共御街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颂一百则(其五十三)

孤危不立道方高,入海还须钓巨鳌。

堪笑同时灌溪老,解云劈箭亦徒劳。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颂一百则(其二十)

龙牙山里龙无眼,死水何曾振古风。

禅板蒲团不能用,只应分付与卢公。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颂一百则(其四十二)

活中有眼还同死,药忌何须鉴作家。

古佛尚言曾未到,不知谁解撒尘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