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絮游丝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
偶然画出寻诗意,未必新诗待画传。
此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闲适的景象,飞絮游丝给人以轻柔愉悦之感,芳草路上散步,心旷神怡。淡烟疏雨中落花纷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诗人在这自然美景中偶然受到启发,画出寻求诗意的情景,但并不强迫自己一定要写出新诗来配合这幅画,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随性与自如。
从艺术性角度看,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淡远,极富有画面感,读之如同欣赏一幅水墨山水图。每个字、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内涵深厚的情感世界。此外,这种不强求新作与画作配套的态度,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艺术自由创作精神的追求。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六朝晴树一江秋,尽入风烟顶?头。
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却胜于楼。
金焦两点自东西,著我于中亦一奇。
菰叶蘋花秋共晚,山寒未必白鸥知。
三间屋与佛同住,纸帐梅花烟雨寒。
有客肯来清话否,上楼借与好山看。
青山不入俗士眼,谁肯著楼招唤渠。
径草不锄花又老,一帘新雨了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