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园林固足胜,景著必人贤。
将泛杯中物,远分湖水泉。
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易醉缘多病,陪公愧少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聚会的描述,展现出诗人对优美环境的赞赏以及对与会宾客才情的肯定。首句“园林固足胜”表达了园林景色的优美,次句“景著必人贤”则暗示了美景往往与贤达之人相伴。诗人拿起酒杯,准备分享美酒,"将泛杯中物,远分湖水泉",流露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诗人从百花丛中走来,将酒杯递向众宾,体现了他的热情好客。然而,“易醉缘多病”,诗人自谦因身体状况而容易醉酒,这其实也是他谦虚低调的表现。最后,他以“陪公愧少年”作结,表达出陪伴长者时的敬意和自己年岁已大,未能像少年般豪饮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园林景色,又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谦逊,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宴饮诗。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誇。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方在洞庭上,秋怀那得禁。
西风楚波恶,度雁海云阴。
洛客吟初苦,骚人思已深。
颠毛随日减,冉冉不胜簪。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
江水几经岁,鉴中无壮颜。
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