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暗香·腊梅》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腊梅的独特风姿与香气。
首先,诗人运用“北枝花后”、“蜜脾点点”、“成葩如豆”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腊梅在寒冷季节中绽放的情景,仿佛在北风凛冽之后,腊梅如同点点甜蜜的蜂蜜,点缀在柔韧的枝条上,形成小巧玲珑的花朵,展现出腊梅独特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着,“想是绿珠,抛向柔条被粘取。”这一句巧妙地将腊梅比作轻盈的绿珠,被风轻轻吹落,粘附在柔韧的枝条上,形象地表现了腊梅在冬日中的独特姿态。
“分得黄檀色浅,吞还吐、微开香口。”这里通过“黄檀色浅”的描述,展现了腊梅淡雅的颜色,而“微开香口”则生动地描绘了腊梅散发出的淡淡香气,仿佛在轻轻吐露着自己的芬芳。
“向叶底、朝暮冲寒,攀得带冰溜。”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腊梅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即使在冰溜的侵袭下,也毫不退缩,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接下来,“心幼。被春逗。”通过“心幼”二字,诗人巧妙地将腊梅拟人化,赋予其孩童般的心灵,同时“被春逗”则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腊梅即将迎来新生的希望。
“莫只管半含,似他红蔻。”这一句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腊梅不同于其他花卉,它半含半露,既保留了冬日的冷艳,又预示着春日的生机。
“露乾雪皱,馀气箱奁尚穿透。”通过“露乾雪皱”的景象,描绘了腊梅在冬日后的干枯与皱缩,但即便如此,其残留的香气仍能穿透箱子,展现出腊梅持久的香气与生命力。
“愁绝灵娥在远,思寄去、百房能否。”这一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灵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腊梅能否顺利传情的期待。
最后,“峰酿罢、芳未淡,且浮腊酒。”通过“峰酿罢”暗示了腊梅的花期已过,但其香气并未消散,诗人借此邀请朋友共饮腊酒,以此来庆祝腊梅的美丽与芬芳。
整首诗通过对腊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