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德送松江蟹

江空蟹急窘于蒐,满腹清凉做尽秋。

茶灶笔床新意思,寝香卫戟战风流。

生拚不入吴王鲙,死亦相寻越女舟。

得一好诗无可憾,无诗也不作骚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江面上空螃蟹急于寻找藏身之处,满腹寒意仿佛整个秋天的凉意。
新奇的茶具和书桌上的文房四宝,带来了别样的情趣,连睡梦中都弥漫着书香与战斗的气息。
我宁愿拼死也不去享用吴王的鲜美鱼片,即使死去也要追寻越女的小船。
能得到一首好诗,我便无所遗憾;没有诗,我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忧愁。

注释

江空:江面空旷。
蟹:螃蟹。
满腹:充满。
清凉:寒冷。
做尽秋:仿佛带来整个秋天的感觉。
茶灶:煮茶的炉灶。
笔床:书桌。
新意思:新颖的情趣。
寝香:睡梦中的香气。
卫戟:象征战斗的物品。
战风流:战斗般的气息。
生拚:宁愿拼死。
吴王鲙:吴王的鲜美鱼片。
越女舟:越地女子的小船。
好诗:好诗。
无可憾:无所遗憾。
骚愁: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中螃蟹在秋季的生动景象,它们因为空旷的江面而显得匆忙慌张,如同搜寻食物一般。诗人通过“满腹清凉做尽秋”一句,既写出蟹肉的鲜美,又暗示了秋天的丰收和清凉气息。接下来,他将饮茶、写作的生活情趣与蟹的意象相结合,展现了新颖别致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茶灶笔床”象征着文人的日常雅趣,而“寝香卫戟战风流”则以奇特的想象,将蟹的坚韧精神比作古代勇士的英勇,赋予了螃蟹一种战斗的风度。诗人表达出对松江蟹的深深喜爱,即使不能如吴王般享用其佳肴,也愿意与越女共船分享,寻找蟹的美味。

最后两句,诗人以得到一首好诗为满足,即使没有诗也能自得其乐,无须为无诗而烦恼,流露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展现了宋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赵君海惠蟳

早挥鲙手作云鳌,雪带晴飞且拍熬。

安得轮囷如此壮,也知郭索许多骚。

翰林风月从来别,太史江山一味豪。

今夜笔床船上去,已输吏部十分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赵崇晖送鱼蟹

秋驱雁至至犹稀,且馔新篘理旧衣。

蟹为龟蒙何惜死,鲈非张翰且休肥。

五湖已去无遗恨,三径方归有昨非。

更欲借渠茶灶火,萧萧叶满洞庭芦。

形式: 七言律诗

栖霞宫山斋

山栖极造理,其北恰岚壁。

下吞泉数斗,中有蒲数脊。

崖留未化雪,竹迸将崩石。

不为世所薰,直入玄之寂。

道人无一吝,近我如相识。

忽然问周易,再三说太极。

言清嚼冰雪,事奥通金碧。

吐纳少滞咽,导引多精色。

阴火养阳鼎,黄云生宝鬲。

定是西母池,佳桃已中食。

形式: 古风

桐柏山黄法师斋

羽人归丹丘,轻房冒苍顶。

云飞北斗坛,瀑洗洪崖井。

三更火交坎,八十雪垂领。

深香熨玉釜,淑气回丹鼎。

彼空此亦无,物动我自静。

灼知乔松辈,元涉羲老境。

一来受清涤,内悟开微儆。

请添无为香,上有萧台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