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马

春草正萋萋,荡妇出空闺。

识是东方骑,犹带北风嘶。

扬鞭向柳市,细蹀上金堤。

愿君怜织素,残妆尚有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翻译

春天的草正长得茂盛,浪荡的女人走出空荡的闺房。
认出他是来自东方的骑者,还带着北风的呼啸声。
他挥动马鞭向着柳树成荫的市场行去,马蹄轻快地踏上金色的河堤。
希望你怜惜那织布的素女,她残破的妆容上仍有泪痕。

注释

春草:春天生长的草,形容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荡妇:行为放荡不羁的女子,这里可能指代女主角或特指某类人物。
空闺:空荡荡的闺房,暗示孤独或等待的场景。
识是:认出是。
东方骑:从东方来的骑马人,可能指代特定的人物或象征着希望。
北风嘶:北风吹过时的呼啸声,带有寒意和远行的意味。
扬鞭:挥动马鞭,准备出发或加速前进的动作。
柳市:植有柳树的市场,古代常以此描绘繁华或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所。
细蹀:马蹄轻快而有节奏地踏步行走。
金堤:用金色来形容的堤岸,可能指豪华或美丽的河岸。
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代那位骑者或听者。
怜:怜惜,同情。
织素:织布的白色丝绸,也可象征勤劳或纯洁的女性。
残妆:未完全卸除的妆容,暗示女子的疲惫或哭泣。
啼:哭泣,流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春草、荡妇和骑士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女性纺织劳动的赞美。

"春草正萋萋,荡妇出空闺。"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春草蓬勃,荡妇从空旷的居所中走出,给人以生气勃勃之感。

"识是东方骑,犹带北风嘶。" 这两句则转换了画面,出现了一位来自东方的骑士,他身上仍带有北风的寒冷和苍凉,这可能暗示着他不仅跨越了空间,也承受了时间的沧桑。

"扬鞭向柳市,细蹀上金堤。" 骑马扬起鞭向着繁华的柳市前进,脚步轻盈地踏在金色的堤岸上,这是对骑士行进过程中的生动写实,同时也映衬出一片繁盛景象。

"愿君怜织素,残妆尚有啼。"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女性纺织劳动的赞美之情,希望对方能够怜悯这些在晨光中还未完全唤醒的纺织女工,她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却是那样地温柔和细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活动以及生产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反映出他对于女性劳动的尊重与赞扬。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赋咏得琴诗

可怜峄阳木,雕为绿绮琴。

田文垂睫泪,卓女弄弦心。

戏鹤闻应舞,游鱼听不沈。

楚妃幸勿叹,此异丘中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赋得一日成三赋应令诗

副君睿赏遒,清夜北园游。

下笔成三赋,传觞对九秋。

飞文绮翰采,落纸波涛流。

树密寒蝉响,檐暗雀声愁。

绿溆明层殿,青山照近楼。

此时盛礼物,顾省良若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赋得三五明月满

三五兔辉成,浮阴冷复轻。

只轮非战反,团扇少歌声。

云前来往色,水上动摇明。

况复高楼照,何嗟揽不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赋得汎汎水中凫诗

归凫沸卉同,乱下芳塘中。

出没时衔藻,飞鸣忽飏风。

浮深或不息,戏广若乘空。

春鹦徒有赋,还笑在金笼。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