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一日成三赋应令诗

副君睿赏遒,清夜北园游。

下笔成三赋,传觞对九秋。

飞文绮翰采,落纸波涛流。

树密寒蝉响,檐暗雀声愁。

绿溆明层殿,青山照近楼。

此时盛礼物,顾省良若抽。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副君以卓越的鉴赏力欢享,清冷的夜晚在北园中畅游。
挥笔即成三篇辞赋,传杯对饮直至深秋。
文采飞扬如同织就绮丽的锦缎,落笔文字犹如波涛奔涌不休。
树木茂密中寒蝉声响,屋檐幽暗里鸟雀啼愁。
绿色的水边照亮了重重宫殿,青翠的山景映照着邻近的楼。
此时盛宴上献上了丰盛的礼物,回顾反省感觉收获颇丰如同抽新芽。

注释

副君:指地位次于君主的王侯或贵族。
睿赏:明智的欣赏或享受。
遒:强劲有力,这里形容享受的样子。
北园:园林名,也可能泛指北方的园林。
下笔:动笔写作。
三赋:指多篇辞赋,三为虚数,表示多。
传觞:传递酒杯,指宴饮作乐。
九秋:深秋,九为虚数,表示时间长。
飞文: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且好。
绮翰:华丽的文章或书法。
落纸:落在纸上,指书写。
波涛流:比喻文笔如波涛般流畅。
树密:树木茂密。
寒蝉:秋天的蝉,因其时天气寒凉而鸣。
檐暗:屋檐下光线昏暗。
雀声愁:鸟鸣声带有一种哀愁的氛围。
绿溆:绿色的水边,溆指水边。
明层殿:照亮了多层的宫殿。
青山:青翠的山岭。
此时:这个时候。
盛礼物:丰盛的礼品。
顾省:回顾反省。
良若抽:好像抽出新芽,比喻感受良多或收获丰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一个清凉的夜晚独自游览北园的情景。诗中“副君睿赏遒,清夜北园游”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夜晚享受着月光与花香的悠闲时光,并且这种时刻给予他灵感,使其创作力涌现,下笔成文。

“下笔成三赋,传觞对九秋”说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三篇赋,这种创作状态如同古代酒会中的豪饮,每个人轮流举杯畅饮,而“九秋”则是指深秋或长久之意,可能暗示了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颂久远。

接下来的“飞文绮翰采,落纸波涛流”形容诗人的笔墨如同绮丽的花朵在空中飘扬,而文字则如溪水般流淌,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创作时的神态和作品的美妙。

“树密寒蝉响,檐暗雀声愁”两句则转入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树木浓密的声音中夹杂着蝉鸣,而屋檐下隐约传来麻雀啁啾之声,这些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勾起了一丝愁绪。

“绿溆明层殿,青山照近楼”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他置身于一座有着碧波荡漾水面和辉映层层宫阙的环境中,而远处青山正好与附近的楼宇相呼应。

最后,“此时盛礼物,顾省良若抽”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美景和心境下,对眼前的繁华景象表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之感。他似乎在反思世间的繁文缛节,而自己则如同抽身于红尘之外。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既能享受清幽雅致,也不失超脱物外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赋得三五明月满

三五兔辉成,浮阴冷复轻。

只轮非战反,团扇少歌声。

云前来往色,水上动摇明。

况复高楼照,何嗟揽不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赋得汎汎水中凫诗

归凫沸卉同,乱下芳塘中。

出没时衔藻,飞鸣忽飏风。

浮深或不息,戏广若乘空。

春鹦徒有赋,还笑在金笼。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赋得空闺怨诗

荡妻怨独守,卢姬伤独居。

瑟上调弦落,机中织素馀。

自羞泪无燥,翻觉梦成虚。

复嗟长信阁,寂寂往来疏。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赋得谒帝承明庐诗

雾开仁寿殿,云绕承明庐。

轮停绀幰引,马度红尘馀。

香貂拜黻衮,花绶拂玄除。

谒帝升清汉,何殊入紫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