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十一伯奉议四首(其二)

丘壑性所乐,诗书老自娱。

谭惟听两部,贫不种千奴。

岁月柯间蚁,功名水上凫。

平生五车读,留得付诸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我本性喜好山川沟壑,年老时就以读书作乐。
闲暇时只愿聆听两种音乐,尽管贫穷也不愿拥有众多仆人。
时光如树干上的蚂蚁匆匆而过,功名如同水上的野鸭难以持久。
一生博览群书,但最终能留存下来的,只有留给孤独的自己。

注释

丘壑:山川沟壑,指自然景色。
老自娱:年老时自我娱乐。
谭:音乐。
两部:两种音乐。
种千奴:拥有众多仆人。
岁月:时光。
柯间蚁:树干上的蚂蚁,比喻时间流逝。
功名:功绩和名声。
水上凫:水上的野鸭,比喻功名无常。
五车读:形容读书多,‘五车’借指海量阅读。
诸孤:指自己或后代中的孤独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挽十一伯奉议四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读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功名淡泊的感慨。

首句“丘壑性所乐”,直接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山水丘壑的喜爱,这是他生活的本真追求。接着,“诗书老自娱”则揭示了诗人以读书为乐,即使年事已高,依然自我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中。

“谭惟听两部”中的“谭”可能指的是谈论,而“两部”可能是指两种不同的学问或话题,诗人享受聆听各种知识的交流。“贫不种千奴”则体现了诗人不追求物质财富,即使贫穷也不愿拥有众多仆人,更看重精神的自由。

“岁月柯间蚁”运用比喻,将岁月比作树上的蚂蚁,暗示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逝,而自己如同树干上的蚂蚁,渺小却坚韧地生活。“功名水上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认为它就像水上的野鸭,看似轻盈,实则难以把握,反映出他对功名的态度较为淡泊。

最后两句“平生五车读,留得付诸孤”,诗人回顾自己一生勤奋读书,希望能将这些知识传承给后世的孤儿,体现出他的责任感和对教育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淡泊的处世态度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身后之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其一)

弓冶传家学,才名观国宾。

谭经至白首,投老漫青纶。

北去曾乘险,南归益自珍。

要知超悟处,缥帙有离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其二)

年来群盗满南区,百指间关返旧庐。

杖屦不辞还往数,尊罍犹想笑谭馀。

音容忽忽成千古,身世悠悠竟六如。

脩短穷通一无恨,可怜经济尽丘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挽方仲及签判二首(其一)

才华早岁妙中州,惠爱长存瘴岭头。

陈迹他年循吏传,遗文何日茂陵求。

平生业履一经在,投老功名万事休。

惟有岿然岘山石,往来涕泪不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挽方有成教授

生平劲节朱丝直,老去清规玉斗寒。

卜筑空存新第宅,典刑不见旧衣冠。

百年世事随风烛,二纪才名独冷官。

谢砌馀芳知未泯,森森儿侄长芝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