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的桐柏观景象,充满了静谧与神秘的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秋或初冬时节,山中景色的生动画面。
首句“深山桐柏观,残雪路犹分”,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深山之中,桐柏观隐匿其中,残雪未消,小径依稀可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数里踏红叶,全家穿白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进途中的景色。数里之遥,满地红叶,色彩斑斓,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铺设的一条彩带;而“全家穿白云”,则形象地表现了人在云雾中穿行的情景,既展现了云雾的轻盈与飘渺,也暗示了登山之路的蜿蜒曲折。
“月寒岩障晓,风远蕙兰芬”两句,将时间推进至清晨,月光如水,寒气袭人,岩石间似乎还残留着夜色的痕迹;远处的风中,却传来蕙兰的香气,对比鲜明,更显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明日出云去,吹笙不可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明日,他将离开这片云雾缭绕之地,前往未知的远方,但那悠扬的笙声,却仿佛在空中回荡,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