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将神斧破顽阴,地裂山开鬼失林。
我愿君王法天造,早施雄断答群心。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壬子三月二十七日闻迅雷有感》。诗人通过描述雷电的震撼力量,表达了对君王应果断行事、顺应天意、满足民众心愿的期望。
首句“谁将神斧破顽阴”,以“神斧”比喻雷电,形象地描绘了雷电劈开阴霾、带来光明的力量,暗含着对君王应具备决断力和改变现状能力的期待。
次句“地裂山开鬼失林”,进一步强化了雷电威力的惊人之处,不仅能够劈开大地,连山石都为之震颤,连鬼神都为之惊惧,以此来象征君王决策的深远影响。
后两句“我愿君王法天造,早施雄断答群心”,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君王能像自然界的规律一样,遵循天道,做出果断而英明的决策,以回应民众的期待与需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自然现象抒发了对理想君主的期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君臣关系与道德责任。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空山初夜子规鸣,静对琴书百虑清。
唤得形神两超越,不知底是断肠声。
空山中夜子规啼,病怯馀寒觅故衣。
不为明时堪眷恋,久知岐路不如归。
空山后夜子规号,斗转星移月尚高。
梦里不知归未得,已驱黄犊度寒皋。
忆昔诛茅日,山房我自名。
风埃犹俗累,烟雨负岩耕。
多谢空门侣,能同物外情。
肯来分半壑,聊尔度平生。
少待清秋日,闲寻远岳盟。
不知谁是客,一笑绝尘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