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龙台

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

胡为脱渊泉,辄触钩纶害。

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

而或嗅香饵,贪涎适沾霈。

不尔腾角牙,自衒鳞虫最。

来应山岳摇,去等蝉蛇蜕。

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暧。

空馀古台石,硉矹尘沙外。

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

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

形式: 古风

翻译

龙本是神异之物,常与风云同在共舞。
为何它要离开深渊,却屡次触碰钓鱼的钓线受伤害。
或许是因为守护着明珠,沉睡的眼睛还未清醒。
有时它会被香饵吸引,贪馋的口水恰好滴落。
若非如此,它会展示角牙,自诩鳞族中最杰出。
它的行动能震动山岳,离去时如同蝉蜕皮般无声无息。
这样的传说跨越百年,此事长久模糊不清。
只留下古老的台石,在风沙之外的峻岭中屹立。
急流卷起白日,山谷间回荡着清脆的声音。
天地间终归苍茫,世间万物有兴衰变迁。

注释

固:本来。
风云会:风云聚会,比喻龙的神威。
渊泉:深渊。
钩纶:钓鱼的工具。
明珠:比喻珍贵的东西。
瞢昧:昏暗,不清醒。
香饵:鱼饵,比喻诱惑。
腾角牙:展示角和牙齿,形容龙的威猛。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否泰:好坏,指世间万物的起伏变化。

鉴赏

这首诗名为《钓龙台》,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诗中以龙为题材,寓言深沉,富有哲理。诗人首先赞美龙作为神物,与风云相会的威严形象,然后转折笔锋,质疑龙为何离开深渊,竟会被钓竿所困,似乎在保护明珠时失去了警惕。接着,诗人通过龙对香饵的诱惑,暗示了贪婪和无知可能导致悲剧。龙本应展示其角牙和鳞甲的荣耀,却因一时不慎陷入困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龙的事迹引发对历史的反思,认为这样的事件百年难得一见,真相已模糊不清。最后,诗人描绘了钓龙台周围的景色,湍流、岩石和风声,以此映衬出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全诗寓言深刻,借龙的故事探讨了世间万物的兴衰和自然法则的无情。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南都思杜祁公

祁公清德老,在昔相先帝。

青云吐论高,白璧持身锐。

待俗无町畦,取人兼揭厉。

甘贫安车后,直道洪钧际。

每闻天下士,行业若材艺。

未见比调饥,况乃挹襟袂。

早尝登公门,顾睐叨末契。

谓有金石姿,良工心劘砺。

仰瞻通德衢,独立耆英第。

评书草圣优,煮荈云腴细。

遗墨秘巾箧,感激君子惠。

悲风吹白杨,佳城兹久闭。

声名与濉浼,东流无已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城西金明池小饮二首(其一)

晓出都门外,名园连翠屏。

融怡春物动,潇洒尘虑醒。

轻风送花信,远水涵空青。

旧游无处问,芳树隔重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春野亭待月有怀

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

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

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

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

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

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

形式: 古风

洛阳诗帖(其一)

洛阳风景实堪誇,几处楼台处处花。

尽是齐王修种得,如今惆怅似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