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上林垍器

作灶长如丘,取土深于堑。

踏轮飞为模,覆灰色乃绀。

力疲手足病,欲憩不敢暂。

发窑火以坚,百裁一二占。

里中售高贾,斗合渐收敛。

持归示北人,难得曾罔念。

贱用或弃朴,争乞宁有厌。

鄙事圣犹能,今予乃亲觇。

形式: 古风

翻译

炉灶大得像山丘,取土深过沟壑。
踩着转轮制模型,灰烬下现出青蓝。
劳累手脚生疾病,想歇息也不敢停。
点燃窑火使陶器坚固,百件之中仅成一二。
村里的商贩高价售卖,斗量货物慢慢减少。
拿回家给北方人看,难得的东西从不挂念。
低贱之物或许被抛弃,人们争抢乞求从不满足。
即使是卑微之事,圣贤也能处理,如今我亲自见证。

注释

灶:炉灶。
堑:沟壑。
踏轮:踩着转轮制作。
绀:青蓝色。
憩:休息。
坚:使坚硬。
裁:制作。
售:售卖。
敛:减少。
北人:北方的人。
朴:未经雕琢的。
乞:乞求。
鄙事:卑微的事。
亲觇:亲自见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制作瓷器的过程,诗人谢景初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制陶匠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作灶长如丘,取土深于堑",形象地刻画出窑炉之大和取土之深,显示出制陶工艺的艰辛。"踏轮飞为模,覆灰色乃绀",描述了陶器在轮子上塑造和烧制的过程,颜色从灰转为深蓝,暗示着技艺的熟练和色彩的变化。

"力疲手足病,欲憩不敢暂",表达了工匠们疲惫不堪但仍不敢稍作休息的状态,体现了他们对工作的敬业和专注。"发窑火以坚,百裁一二占",说明瓷器出炉后还需经过筛选,只有少数精品得以保留,反映出制陶业的严格标准。

"里中售高贾,斗合渐收敛",写出了瓷器在市场上受到高价追捧,商人竞相购买的情景。"持归示北人,难得曾罔念",表达了人们对瓷器的珍视,即使价格高昂也毫不吝惜。"贱用或弃朴,争乞宁有厌",则揭示了社会上对于朴素实用之物的崇尚,以及人们对于精美瓷器的渴望。

最后两句"鄙事圣犹能,今予乃亲觇",诗人感慨即使是卑微的制陶之事,古代圣贤也能亲力亲为,而自己今日得以亲眼目睹,更觉其价值所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赞美了制陶工艺的不易和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收录诗词(16)

谢景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仙居山瀑布

落泉下峭壁,斗绝千万丈。

溅急雪片飞,望若匹练广。

曲岭隔青林,三里已闻响。

其旁有巨石,平润可俯仰。

愚俗所不道,我辈偶来赏。

须期秋色清,攀萝将尔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观馀姚海氛

海上风与雨,未眹先气升。

泽卤杂山云,蓊郁相薰蒸。

交语面已障,安辨丘与陵。

衣濡带革缓,臭腥殊可憎。

自非昌其阳,疾疠得以乘。

君子却阴邪,何必医师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馀姚董役海堤有作

五行交相陵,海水不润下。

处处坏堤防,白浪大于马。

顾予为其长,恐惧敢暂舍。

董众完筑塞,跋履率旷野。

使人安于生,兹不羞民社。

调和阴与阳,自有任责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法喜堂

虚堂庇风雨,结构不务壮。

外饰无髹髵,置物况容长。

开箧药剂灵,拈棋白黑抗。

阶花澹亦夭,庭石碧交向。

出门鸟雀喧,燕处物我丧。

吴俗夸有素,佛徒侈相尚。

独能守质静,坐以矫流宕。

栖之果自喜,何须山海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