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披裘诣中野,拾薪以行吟。
孰云季子贤,顾谓取遗金。
天地物有主,妄攫诚何心。
焉知胠箧者,掉臂方骎骎。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二十八)》描绘了一个深具寓意的故事。诗人穿着皮衣来到野外,一边捡柴一边吟咏,似乎在思考人生哲理。他提出疑问,谁说那位名叫季子的人品德高尚?实际上,季子被指责觊觎他人遗留的财物,这违背了天地万物各有其主的原则。诗人质疑这种贪婪之心,暗示真正的贤者不应有窃取之念。
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那些窃贼未必能长久隐藏,他们可能会轻率地离去,动作迅速。整首诗通过这个故事,批评了贪婪和不义的行为,强调了尊重和守正的重要性。诗的语言简洁,情节生动,富有教诲意义。
不详
食客世恒有,义士天下稀。
田光报太子,杵臼存孤儿。
英声振今古,名与金石俱。
彼有廊庙器,佩玉飘长裾。
国难仅一发,缩首思全躯。
吁嗟长乐老,遗臭将谁欺。
轨方信难适,轮圆始能行。
憸人丑正直,端士羞逢迎。
是非得失间,将焉用吾情。
宁为齿刚敝,勿为柔舌荣。
曲沃产县匏,汶阳发孤茎。
参差制双翼,吹作鸾凤声。
悠悠楚妃叹,切切荆王吟。
空惭滥食者,亦有南郭生。
驱车欲何适,驾言陟高冈。
阴云垂四野,猎猎北风凉。
豺狼嘷我后,乌鹊噪我旁。
岩谷少居人,我行多所伤。
念此不能往,匪云途路长。
悠悠岁华暮,伫立空仿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