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游德芳韵

兵戈已觉素心违,潦倒山林两布衣。

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

绿尊但用平生足,白发方知往事非。

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次游德芳韵》,通过描绘兵戈扰攘中个人的内心感受和田园生活的宁静,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首句“兵戈已觉素心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时代的无奈与内心与现实的冲突,显示出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接着,“潦倒山林两布衣”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山林间过着朴素的生活,身份虽为布衣,却自得其乐。

“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茅屋周围的自然景象,桑柘茂盛,稻粱微薄,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但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绿尊但用平生足”表达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一杯清酒足以慰藉一生,反映出他的豁达和超脱。而“白发方知往事非”则流露出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感,对过去的经历有了新的认识。

最后两句“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以一幅静谧的画面收尾,月光洒在碧绿的春水上,深夜两人一同垂钓,画面宁静而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饯彦材居贞子玄仲管

四贤同起七闽中,久望仙舟上北风。

水驿偶成三宿别,茅檐因得一尊同。

高歌激烈词源涌,古帖临摹笔阵雄。

他日瀛洲群彦集,题书报与白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居贞请题国学郑某省觐回京诸卷

早岁宜充观国宾,故乡长念倚门亲。

白头作梦持环在,沧海驰情恋阙频。

祖帐又开喧道路,仙槎欲泛上星辰。

徵诗饯远惭衰老,空向山林想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康鍊师归上方观二首(其一)

华盖峰前上方观,武夷洞口远游仙。

送君竹杖归千里,寄我茅斋住两年。

紫气浮关开雨雪,白云垂户候林泉。

老怀此别休惆怅,更说崆峒寿几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康鍊师归上方观二首(其二)

道人别我江西去,藜杖冲寒手自拈。

久忆故山风月好,又惊归鬓雪霜添。

邻翁远候苍精佩,关吏先知紫气瞻。

若过新城烦借问,月间遗蜕在金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