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弱柏倒垂如线蔓,檐头不见有枝柯。
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院景象。开篇“弱柏倒垂如线蔓”,形象地描述了寺院内柏树稀疏且枝条下垂,像是细长的藤蔓一般。这不仅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也反映出了寺院的偏僻与冷清。
“檐头不见有枝柯”,进一步强调了树木的稀少和环境的静谧。檐头,即屋檐之下,原本是繁茂树木的栖息地,此处却“不见”树枝,这种写法增添了一份淡远与空寂。
然而,从“影堂香火长相续”一句,可以感受到寺院内依然有着宗教活动的气息。影堂,通常指的是佛像所在之处,此处香火不断,说明这里仍有人定时供奉,保持着宗教生活的延续。
最后,“应得人来礼拜多”则表明尽管寺院偏僻,但因其特有的宁静与神圣气息,依旧吸引着信众前来礼佛。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这类场所的观察,也体现了一种对内心平静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院景象的精细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
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山东一十馀年别,今日相逢在上都。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
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
秋草宫人斜里墓,宫人谁送葬来时。
千千万万皆如此,家在边城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