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尧夫

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

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

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

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

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

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

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

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

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

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

岂徒要公醉,恐公遽乘轺。

借问何尔为,重公若琼瑶。

美质未省变,与人存久要。

既莫不可留,征衫遂飘飘。

鸣驺过升迁,群氓闹如蜩。

感公来二年,免我于无聊。

今公舍我去,何由借诸朝。

愿君富且贵,寿命等松乔。

直似先令公,巍巍佐唐尧。

涕泪逐公行,不惮公更遥。

公诚上下通,和如奏笙箫。

所以得如此,人情不相辽。

嗟同缪与公,一时赴弓招。

于今二十年,不见有所超。

前日荷君相,与印垂之腰。

使归守山郡,藏伏甘寂寥。

闻公将治行,乃心日夜摇。

恨不能送公,俯首类酸痟。

徒为送公诗,有如草虫喓。

强勉写之去,忧来立危谯。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熙熙攘攘穿街巷,京城居民半夜起。
众人簇拥府门前,唯恐错过这朝会。
竭力前来送别你,车马北桥集合地。
桥畔脂辖亭中,太守在此设宴待。
宴席上歌声管乐,官员们衣带纷飞聚一处。
满座酒意渐浓,相视间心已消融。
亭前景色杨柳,秋风吹落枝头叶。
折柳赠予你,别嫌霜叶已凋零。
虽然时节已晚,情感却胜春意浓。
轮流举杯劝饮,唤声中夹杂金翠笑声。
非为让你沉醉,怕你匆忙乘车离去。
请问为何至此,视你如瑰宝珍稀。
你的美德未改,长久以来与人共存。
无法挽留你,行装已整待远行。
马车声响起,百姓喧闹如蝉鸣。
感念你两年来访,使我免于孤寂。
如今你离去,何处再寻你的踪影。
愿你富贵长寿,如松乔般永驻。
如同先令公辅佐唐尧,威望显赫。
涕泪随你远行,不怕路途遥远。
你若能上下和谐,如同笙箫共鸣。
能有今日,皆因人心相通无隔阂。
感叹与你同在,如被弓箭吸引。
至今二十年,未见你超越他人。
昔日承蒙厚待,印绶挂腰间。
让我归隐山郡,甘愿寂寞守一方。
听说你要出发,心中日夜难平。
遗憾不能亲送,低头愁绪如病痛。
仅以此诗送别,如虫鸣般微弱。
勉强写下,忧虑中立于高岗。

注释

遝遝:形容人群熙熙攘攘。
都人:京城居民。
中宵:半夜。
府门:官府大门。
脂辖亭:古代官署前的亭子。
大尹:太守。
簪裾:官员的服饰。
征衫:远行的衣物。
鸣驺:驾车的马夫。
升迁:晋升。
缪:错误,这里指命运巧合。
弓招:比喻命运的召唤。
印垂之腰:印绶挂在腰间。
治行:出行准备。
酸痟:形容愁苦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同所作,名为《送范尧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情谊和深沉的友情。

"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

开篇即刻画出一幅送别的场景,朋友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聚集在官府的大门前,等待着要离别的人物,担心错过这短暂的告别时光。

"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

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深情,希望在城北的桥上能有一个温馨的送别之地,那里有座落的亭子,是友人们相聚的地方。

"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

这几句描绘了一场盛大的饯别宴会,朋友们在一起饮酒畅谈,情感交流至深,以至于灵魂似乎也融为一体。

"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

诗人用亭前的杨柳作为送别的礼物,虽然秋天的树枝已经不如春天繁盛,但这份心意却更加深厚。

"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岂徒要公醉,恐公遽乘轺。"

朋友间的饮酒和勸酒,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人物不舍之情,希望他能稍待片刻,而非仅是为了让他饮得酩酊大醉。

"借问何尔为,重公若琼瑶。美质未省变,与人存久要。既莫不可留,征衫遂飘飘。"

诗人借物喻人的手法,询问朋友为什么要离去,将朋友比作珍贵的琼瑶,不愿他有所改变,希望能长时间地保持这份情谊。

"鸣驺过升迁,群氓闹如蜩。感公来二年,免我于无聊。"

诗中描绘了一种忙碌而热闹的送别场面,这两年的相处让诗人感到不再孤单。

"今公舍我去,何由借诸朝。愿君富且贵,寿命等松乔。直似先令公,巍巍佐唐尧。"

朋友即将离去,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如同古代的贤君一样,享有长寿和尊贵的地位。

"涕泪逐公行,不惮公更遥。公诚上下通,和如奏笙箫。所以得如此,人情不相辽。"

诗人在朋友离去时难以抑制的悲伤,虽然朋友将要远去,但他相信他们之间的情谊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始终相连。

"嗟同缪与公,一时赴弓招。于今二十年,不见有所超。"

诗人感慨地回顾过去的友情,如同二十年的光阴中,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刻,而这些记忆是无可比拟的。

"前日荷君相,与印垂之腰。使归守山郡,藏伏甘寂寥。闻公将治行,乃心日夜摇。"

诗人回忆起过去与朋友共同担任职务的情景,如今听闻朋友即将离去,内心充满了不舍和忧虑。

"恨不能送公,俯首类酸痟。徒为送公诗,有如草虫喓。强勉写之去,忧来立危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无法亲自送别的遗憾,以及他这次送别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如此深沉和迫切,如同微小而执着的草虫一般。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柳才佥判蔡州

翩翩河东孙,豪迈有祖德。

二十补楚掾,能用口破贼。

归来入京寺,不借推挽力。

骄夸固其宜,了不见颜色。

题舆盖本乘,入幕乃屈职。

淮西号剧府,君也兹敛翼。

朝廷选材吏,闻下前日敕。

奉诏者云谁,此章君可塞。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送通判喻郎中

前年为郡得陵时,不谓其州陋如此。

萧条官宇岩岭上,零落民家坑谷里。

西城初入已可厌,窃谓岂堪余所止。

幸逢之彦倅郡事,日月渐深殊可喜。

予之所禀至迂谬,君亦恬然尤自委。

每来聚议一朝罢,各去掩门归隐几。

虽然有时亦为会,此事可知谁得已。

酒肴粗粝妓乐可,况复譊譊满公使。

惟于试茶并看画,以此过从不知几。

幕中有客乃佳士,爱遣高谈听亹亹。

如斯共处五百日,索寞情怀未尝起。

君今官满忽先去,撩动予愁安可柅。

英溪长亭一挥手,自此吴蜀五千里。

谓言川江会北固,中亦有船多上水。

愿君因出到金山,遇此莫忘批纸尾。

形式: 古风

送通判喻郎中(其二)

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

一日忽远别,能不成怆恋。

人生三万日,光景若激箭。

何苦于其间,喜愠费颜面。

兹缘胜心在,胸内每交战。

既欲多上人,计校须自衒。

于事固无补,在己亦非便。

仕路繁此徒,可谓丈夫贱。

爱君性浑厚,殊不与时变。

相共为此州,敢说皆尽善。

何尝分彼此,惟务乃职办。

所以将二年,无有长短辨。

为人倘如此,所至复何患。

官满去还台,岂能忘眷眷。

阳关调虽苦,且尽西城宴。

问君到京国,几月方下汴。

予亦想是时,移守至梁甸。

佳音幸见及,西南足邮传。

形式: 古风

送通判喻郎中(其一)

晴霞照西城,漠漠卷宿雾。

高空缭危磴,此乃君去路。

吴蜀向万里,上马初一步。

莫言道途远,况已嗟久寓。

今兹有行色,便可到北固。

长亭聊把手,几日更逢遇。

不敢醉君酒,君意实急遽。

惟是送君心,相随亦东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