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山人之天台

吴中年少今吴君,睢盱不揖风尘人。

负图担簦常独往,布袍如雪时时新。

来窥禹穴藏书处,又向蓬山望烟雾。

手持白笔摇青天,贝阙琼楼入词赋。

海云扶身身更轻,海水洗眼眼更清。

耸身灵飙白日举,灵飙堕处霞为城。

霞城高标天影空,石梁秋色人如蓬。

山僧若肯乞人住,为余洒埽云中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吴君的年轻才子,他风度翩翩,不拘礼节,独自往来于世俗之间,衣着简朴却时常焕然一新。他前往探寻古代圣贤留下的遗迹,如大禹治水的洞穴和蓬莱仙境,眼中所见皆是云雾缭绕的奇幻景象。手持白笔,仿佛在青天之下挥洒自如,其文采斐然,如同进入了一幅幅精美的词赋画卷之中。

吴君的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海云托举着他,使他显得更加轻盈;海水洗涤了他的双眼,使得他的目光更加清澈。他似乎能驾驭灵风,随风而起,直冲云霄。当灵风吹落之处,霞光汇聚成城,霞光之城矗立于云端,映照出一片空灵的天际。山中的僧侣若愿意接纳他,他愿为他们清扫云中的山峰,与他们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吴君这位才子的独特风采,以及他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自由翱翔的精神世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品格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8)

沈一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游上方寺与故人饮别

我来上方十载前,桃花娇杀春风怜。

酒尊清于蜀井泉,弹丝品竹集四筵。

我来上方十载后,秋霜白尽门前柳。

当年故人不半席,杯中白发多于酒。

故人故人复故人,何为日夜翻作新。

感此令人肠欲断,芜城之赋增酸辛。

博山炉中爇沈水,琪花片片微风起。

山花为我随意绿,山鸟从渠尽情语。

隋帝宫前酒旆多,吴公台下生寒波。

生憎紫燕辞条去,尚有流莺断续歌。

长年且勿解维开,再与诸君覆几杯。

看余功成揖人主,双期赤松黄石来。

不学麻姑典仙职,三浅海波方一回。

形式: 古风

放歌行

古人贵清贫,今人贵邪赢。

夜蛾赴烈火,不悟飞鸿情。

飞鸿逝云端,一去如跳丸。

谁能攀其翼,百鸟方心寒。

忧从中心来,外物安能宽。

鶗鴂拾瑶草,众芳收其欢。

我今放歌君试听,天地为余总愁病。

东邻瑶轸既有情,西海明珠岂无胫。

何处脩篁不受炎,何处贞松自然劲。

绕朝敢谓秦无人,乐毅遂称臣不佞。

凄云已堕中庭阴,促织空为床下吟。

穆生醴酒我当去,季布髡钳君自任。

愿以不肖躯,长托无为国。

生为白日光,死作青山色。

清泉可以入叵罗,红蕖不劣于娇娥。

竹叶饮时桃叶劝,柘枝舞处柳枝歌。

白眼向天天不怒,悠悠万事如予何。

形式: 古风

送临淮侯李惟寅守南都

君侯岐阳王子孙,家之哲嗣国宝臣。

黄符三略世所授,素业一家心更亲。

双霓夜渡石头渚,佩刀跃出作人语。

试看远近桑麻中,尽是先王血驹所。

昔年组练留残红,此日歌谣落照中。

分命保釐黄纸重,古来周召并称公。

形式: 古风

金台怀古

燕台昔日亡蓟丘,燕郊骏马无人收。

一朝买得黄金骨,台前万骑皆骅骝。

古来君臣不易得,老死英雄难物色。

眼前忘却乐毅功,后世安知郭生力。

九日易水萧萧寒,行人褰裳欲渡难。

一时羽声尽销歇,犹有怒发能冲冠。

至今都人好奇节,白日街心落红雪。

可怜昭王墓上树,一轮光彩悬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