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其二)

夜拥笙歌霅水滨,回头乐事总成尘。

今年送汝作太守,到处逢君是主人。

聚散细思都是梦,身名渐觉两非亲。

相从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夜晚在霅水边享受笙歌,回首过往的欢乐都已化为尘土。
今年我送你去做太守,无论走到哪里,你都是那里的主人。
人世间的聚散仔细想来都像梦境,身体和名声渐渐觉得不那么亲近。
陪伴你直到蜡烛燃尽无需多问,因为那时已是蝙蝠出没、天色破晓的早晨。

注释

霅水滨:霅水,古代浙江吴兴的一条河流,代指繁华之地。
回头:回顾,回想。
太守:古代地方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知府。
主人:此处指被接待的人,有尊贵之意。
非亲:不那么亲近,不如以往亲密。
继烛:继续燃烛,比喻长久相伴。
蝙蝠飞时:象征黎明,因为蝙蝠通常在黄昏后出现,天亮时消失。
日正晨:指天已大亮,新的一天开始。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刻体悟的诗。诗人通过夜晚笙歌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已经成为空谷足音的感叹。"今年送汝作太守,到处逢君是主人"一句,则表现了朋友在仕途上的升迁和地位的提升,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聚首的期待。

"聚散细思都是梦,身名渐觉两非亲"两句,更深化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聚散如梦,身世两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思考。最后两句"相从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暗示了对友情长存以及对光明未来的一种期待。

诗歌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诗人苏轼的文学风格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孔君亮郎中见赠

偶对先生尽一樽,醉看万物汹崩奔。

优游共我聊卒岁,肮脏如君合倚门。

只恐掉头难久住,应须倾盖便深论。

固知严、胜风流在,又见长身十世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范景仁游洛中

小人真闇事,闲退岂公难。

道大吾何病,言深听者寒。

忧时虽早白,驻世有还丹。

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

去年行万里,蜀路走千盘。

投老身弥健,登山意未阑。

西游为樱笋,东道尽鹓鸾。

杖屦携儿去,园亭借客看。

折花斑竹寺,弄水石楼滩。

鬻马衰怜白,惊雷怯笑韩。

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试与刘夫子,重寻靖长官。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次韵景仁留别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

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

歌词白纻清,琴弄黄钟浊。

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

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

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

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

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书韩干《牧马图》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