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惹云非手植,自与薜萝交。
雨过苔侵影,秋来月照巢。
锡寒枝上挂,偈好叶中抄。
谁见僧行绕,烟凉夜磬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所作的《照上人山房庭树》。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房庭树的静谧画面,展现了自然与僧人的和谐共处。首句“惹云非手植”暗示了树的古老和自然生长,仿佛它自己吸引了云彩;“自与薜萝交”则描绘了树木与藤蔓紧密相依的景象,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禅意。
“雨过苔侵影”描绘了雨后树干上青苔蔓延,光影斑驳,显得清新而宁静;“秋来月照巢”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月光洒在鸟巢上,增添了寂寥之美。接下来,“锡寒枝上挂”暗指僧人的锡杖悬挂在树枝上,体现了僧人的生活痕迹;“偈好叶中抄”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佛法智慧如落叶中的经文,深藏不露。
最后两句“谁见僧行绕,烟凉夜磬敲”以问句收尾,描绘了僧人独自在清凉的夜晚,行走在林间,轻敲木鱼,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定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山房庭树的静美以及僧人生活的禅意,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思考空间。
不详
香销人寂寂,铺碧断尘埃。
积雨声初尽,高僧定未开。
冷痕穿竹去,秋阵隔泉回。
此处应长在,閒人况不来。
郊园春已暮,霁色射疏篱。
地静苔过竹,沙清树入池。
野人来尽日,山鸟话多时。
偶傍松窗立,微风动七丝。
倚云生处绝尘埃,见说嵩高客寄来。
扶醉未闻和屐到,伴吟曾是探山回。
寻僧过竹青敲月,看鹤沿池冷卓苔。
知渡寒溪偏得力,夕阳风紧打冰开。
何年凿藓纹,寒气触僧魂。
穴在青松底,泉通白石根。
汲因尝茗客,窥有断肠猿。
偶向秋来照,吟髭雪露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