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参政还河南

山东富才贤,诸王名久擅。

诗礼相君家,冰玉天官倩。

宅相今有徵,佩刀谁所荐。

八凤羽毛奇,双珠光彩眩。

美济虞廷元,数比周家孪。

联中甲科名,两入词垣选。

秘学付青箱,习书空白练。

阴功积已多,远近称殆遍。

高明用柔克,吏事以文缘。

花县春阳仁,白简风霜面。

治棼力有馀,催科政甘殿。

至今吴兴郡,苕霅为君变。

转漕再临燕,分省南还汴。

依依北扉语,草草东城饯。

去矣那能忘,斯文有深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鏊所作的《送王参政还河南》。诗人以深情厚谊,描绘了对友人归乡的不舍与祝福。诗中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和品德高尚,也表达了对其在仕途上的期待与祝愿。

首句“山东富才贤”,开篇即点出友人的出身之地,山东自古便是人才辈出的地方,预示着友人非凡的才能。接着“诸王名久擅”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在社会中的声望与地位。

“诗礼相君家,冰玉天官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家风的高雅与清正比作冰玉,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家庭的高洁品质。

“宅相今有徵,佩刀谁所荐”则暗示了友人即将担任重要职务,其才能得到了认可与推荐。

“八凤羽毛奇,双珠光彩眩”以奇特的鸟羽和璀璨的珍珠来比喻友人的才华与成就,形象生动。

“美济虞廷元,数比周家孪”通过历史典故,赞美友人如同古代圣贤一般,具有卓越的治理才能。

“联中甲科名,两入词垣选”赞扬友人学术与文学的双重成就,以及在官场中的杰出表现。

“秘学付青箱,习书空白练”描述了友人深厚的学问积累和勤勉的学习态度。

“阴功积已多,远近称殆遍”肯定了友人德行的积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高明用柔克,吏事以文缘”赞扬友人智慧与策略,善于以温和的方式处理政务。

“花县春阳仁,白简风霜面”描绘了友人治理地方时的仁慈与公正,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治棼力有馀,催科政甘殿”表明友人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超群,即使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也能保持良好的政绩。

“至今吴兴郡,苕霅为君变”表达了友人离开后,吴兴郡的改变与进步,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

“转漕再临燕,分省南还汴”描述了友人再次前往北方任职,以及最终返回南方的情景。

“依依北扉语,草草东城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去矣那能忘,斯文有深眷”最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分别,这份情谊也不会忘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

琼林宴罢岁频更,世事悠悠亦可惊。

黄草峡西哦月上,白蘋洲畔看潮生。

直言自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

章贡今朝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陈御医公尚

暑雨祁寒过我频,感君父子有深仁。

外家秘诀多传孟,今日卢医不在秦。

树近庐山唯种德,人来燕谷亦生春。

吴人自昔誇钱乙,岂谓文中本姓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苏伯诚编修佥江西宪司提学

严生久厌承明直,杨亿俄成乞外书。

庭内九皋伤局趣,驾前千里范驰驱。

润身岂必文章事,妙悟多从点化初。

榱桷栋梁他日事,长安索米却惭予。

形式: 七言律诗

赠少傅徐公挽词

德公住襄阳,梅福逃吴市。

往迹久复湮,高风在天地。

徐公本南州,阀阅自前世。

黄琬器夙成,黔娄孝天至。

三年诏狱冤,万里儋州泪。

破浪鲸不奔,开山虎旋逝。

由也能尽思,参乎真养志。

孝哉闾里称,远近辞不二。

推财见薛包,起废惭郑吏。

却曲变周行,奫沦免深济。

荆溪隐在渔,把钓本无意。

山风与海月,洒落见胸次。

连城蒙在璞,廊庙登主器。

台斗司具瞻,霖雨望皆慰。

郊原沐涣汗,石兽瞻赑屃。

我生苦太晚,不及仰光霁。

宰树封已勤,生刍奠靡致。

东望瑞云山,怀人涕空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