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御医公尚

暑雨祁寒过我频,感君父子有深仁。

外家秘诀多传孟,今日卢医不在秦。

树近庐山唯种德,人来燕谷亦生春。

吴人自昔誇钱乙,岂谓文中本姓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赠陈御医公尚》。诗中表达了对陈御医及其家族深厚医术的赞美与敬意。首句“暑雨祁寒过我频”描绘了陈御医在不同季节频繁来访的情景,体现了其对诗人的关怀与照顾。接着“感君父子有深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陈御医及其父亲的感激之情,认为他们具有深厚的仁爱之心。

“外家秘诀多传孟”一句,可能是指陈御医家族在医学上有独特的传承和秘籍,这里的“孟”可能是指古代医学家孟子,暗示陈氏家族在医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接下来“今日卢医不在秦”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当前卢医(可能是指另一位名医)不在身边,而陈御医却能提供及时帮助的感慨。

“树近庐山唯种德,人来燕谷亦生春”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陈御医的医术比作春风化雨,不仅能够治愈疾病,还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希望。同时,也暗示了陈御医的医术如同种植在庐山的树木,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

最后,“吴人自昔誇钱乙,岂谓文中本姓陈”两句,提到吴地(今江苏一带)自古以来就以钱乙(宋代著名儿科医生)为荣,而如今陈御医的出现,不仅继承了钱乙的医术,更以其姓氏证明了自己家族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整首诗通过对陈御医医术的赞美,以及对其家族历史地位的肯定,展现了对这位医者的高度评价和敬仰。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苏伯诚编修佥江西宪司提学

严生久厌承明直,杨亿俄成乞外书。

庭内九皋伤局趣,驾前千里范驰驱。

润身岂必文章事,妙悟多从点化初。

榱桷栋梁他日事,长安索米却惭予。

形式: 七言律诗

赠少傅徐公挽词

德公住襄阳,梅福逃吴市。

往迹久复湮,高风在天地。

徐公本南州,阀阅自前世。

黄琬器夙成,黔娄孝天至。

三年诏狱冤,万里儋州泪。

破浪鲸不奔,开山虎旋逝。

由也能尽思,参乎真养志。

孝哉闾里称,远近辞不二。

推财见薛包,起废惭郑吏。

却曲变周行,奫沦免深济。

荆溪隐在渔,把钓本无意。

山风与海月,洒落见胸次。

连城蒙在璞,廊庙登主器。

台斗司具瞻,霖雨望皆慰。

郊原沐涣汗,石兽瞻赑屃。

我生苦太晚,不及仰光霁。

宰树封已勤,生刍奠靡致。

东望瑞云山,怀人涕空泗。

形式: 古风

徐太夫人挽词

自昔勋名地,其来岂偶然。

天将开尔后,地必赖乎前。

燮理归元宰,丹青忆象贤。

封君今不作,内则古谁肩。

玉润光韬璞,珠辉朗在渊。

梅仙隐当市,冀缺馌归田。

桃李阴方茂,蘋蘩荐孔虔。

业贫春务早,劝读夜镫悬。

豹隐文常炳,鸡鸣戒独先。

壁经曾口授,奥义有心传。

方绩朝文伯,遗文泣马迁。

国风诗第一,曲礼目三千。

振迅当云路,胚胎自木天。

两朝资亮弼,四海入陶甄。

籯岂须金贻,厅惟可马旋。

义田文正在,学舍孟家联。

内阁流新宠,南阳表旧阡。

构材存朴斲,口泽在杯棬。

图像青冥里,佳城罨画边。

独山愁寂寂,百渎恨溅溅。

已睹封如斧,谁当笔似椽。

他年青史上,康子合同编。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招姚存道

子閒终不来,我病能数往。

翛然共月庵,清约坐成爽。

一雨终夜鸣,残暑归洗荡。

孤怀苦郁陶,世事多卤莽。

当时隔燕吴,晤语成坐想。

如何咫尺间,还复劳企仰。

小园亦何有,一味凉可赏。

閒庭风叶鸣,虚室云月朗。

觞豆非苟然,形声要重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