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辛未春日柏园看牡丹

远近秾花散异香。轻风送过小池塘。

几丝还染客衣裳。

紫燕双翻飘暗语,金釭五色压浮光。

晚寒都集曲栏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远处近处的花朵散发出各种香气,微风轻轻吹过,带着花香飘向小池塘。花瓣偶尔沾染在游人的衣裳上,增添了几分春意。紫燕在空中翻飞,似乎在低语交流,而五彩斑斓的灯笼在夜色中闪烁,增添了热闹的气氛。傍晚时分,凉意渐生,人们聚集在弯曲的栏杆旁欣赏这美丽的牡丹和盎然春景。整体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辛未春日柏园牡丹盛开的动人景象,以及人们的情感互动。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露华(其一)史馆榆叶梅和闰庵,用碧山平韵

踏青人懒,恰峭风吹得,困损春魂。

不分明处,犹余一缕芳痕。

尽有浮花浪蕊,是几番、嫁杏拖裙。

浑未觉,东皇有意,潜与移根。

凄清低颦敛靥,似新入平阳,退处长门。

溶溶淡月,能消几度黄昏。

坐对繁英薄媚,只莫忘、流水孤村。

春去也,斜阳一抹断云。

形式:

露华(其二)和闰庵堂,用碧山仄韵

亚枝蕊坼。怎一晌匀回,旧日颜色。

翠葆细含,偏有夭红萦拂。

寂寥分掷墙阴,撩乱又穿窗格。

珊珊意,严妆薄施,细认天骨。凭栏无限心恻。

倘奏乞通明,留住冰魄。簇拥嫩香,蜂蝶忍便轻摘。

可爱有限韶光,欲倩画工图出。

凝睇久,移尊饯春也得。

形式:

摸鱼子.题四弟莘吾秋日山居图

甚秋容、彫疏满眼,山中宜适晨暝。

蓬蓬如齐攒云树,野卉小红低映。霜信冷。

试信步幽寻,微渺寥天净。閒居漫兴。

只采药林深,寻碑寺古,淡趣略相等。秋声紧。

一片枫林槲影。西风吹入寒劲。

空中描取仙人境,那有玉楼银井。君记省。

图不尽、回黄转绿无穷景。流光莫定。

尽屋角摊书,墙头漉酒,祝尔睡乡静。

形式:

绕佛阁.四弟游西山回,告余雨中看山,有似画者,有不似画者。余爱其语,为谱此解

意行径至。层壁峭立,浓翠新洗。断崖如咫。

此身恍置,荆关画图里。倚天极视。

平野绣错,村舍烟起。西望如此。

切休东顾,苍苍怎凝睇。徙倚。众峰逼。

比较丹青浑不似。泼墨点皴,犹嫌含笔细。

倘霁后重游,宜若明绮。阿连高致。

便刺取粗文,刻画颠米。乞山灵、近移窗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