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

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徵求。

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

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

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

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

适会除御史,诚当得言秋。

拜疏移閤门,为忠宁自谋。

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

下陈畿甸内,根本理宜优。

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

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

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

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

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

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

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

僶俛不回顾,行行诣连州。

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商山季冬月,冰冻绝行辀。

春风洞庭浪,出没惊孤舟。

逾岭到所任,低颜奉君侯。

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

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

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

白日屋檐下,双鸣斗鸺鹠。

有蛇类两首,有蛊群飞游。

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

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

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瘳。

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

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

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

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栖栖法曹掾,何处事卑陬。

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俦。

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奸偷。

悬知失事势,恐自罹罝罘。

湘水清且急,凉风日脩脩。

胡为首归路,旅泊尚夷犹。

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

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吺。

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班行再肃穆,璜佩鸣琅璆。

伫继贞观烈,边封脱兜鍪。

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

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

协心辅齐圣,致理同毛輶。

小雅咏鹿鸣,食苹贵呦呦。

遗风邈不嗣,岂忆尝同裯。

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

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深思罢官去,毕命依松楸。

空怀焉能果,但见岁已遒。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

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

兹道诚可尚,谁能借前筹。

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的作品,通过对诗中情感和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一种深切的忧虑与哀怨之情。全诗语言沉郁,感情真挚,充满了对国家和民众疾苦的关怀,以及个人遭遇不幸的悲凉。

诗中“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一句,表明诗人曾经历过被放逐的痛苦,心中充满了悔恨。接着,“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则是对当时政治环境感到迷茫无措和失意的描述。

在“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国家关心百姓疾苦的态度,以及对于税收政策的批评。紧接着,“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徵求”则揭示了官府在财政管理上的不当行为。

“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一句,生动地描绘出饥饿所迫使人们不得不抛弃新生儿的惨状。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民众深切的同情。

在“为忠宁自谋”之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改革建议,但这些主张却遭到了排斥,“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表明了诗人的失望与无奈。

全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严肃的思想。韩愈在这首诗中,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悲哀,更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苦恼与挣扎。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送区弘南归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

汹汹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伊俙。

爰有区子荧荧晖,观以彝训或从违。

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

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荆州来京畿。

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

腾蹋众骏事鞍鞿,佩服上色紫与绯。

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

朝暮盘羞恻庭闱,幽房无人感伊威。

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沈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

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

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

业成志树来颀颀,我当为子言天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文畅师北游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

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

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

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

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

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窙豁斸株橛。

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

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

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

徵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

幽穷谁共语,思想甚含哕。

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

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鹣蟨。

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

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

当今圣政初,恩泽完䎀狘。

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

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

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

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

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从兹富裘马,宁复茹藜蕨。

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

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

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形式: 古风

送无本师归范阳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

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

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

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

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

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

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

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形式: 古风 押[感]韵

送石洪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

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