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山长还梦南

地尽三巴接,将归南雍州。

天空一雁断,何处岳阳楼?

橘树侵寒雨,猿声入暮秋。

仲宣仍作客,更切望乡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地尽三巴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暗示着友人即将离开的区域是与故乡相接的边远之地。接着,“将归南雍州”则明确指出友人的归途,预示着离别后的重逢可能遥遥无期。

“天空一雁断,何处岳阳楼?”这两句通过雁行和岳阳楼的意象,营造了一种孤独与思乡之情。大雁南飞,象征着友人的归程,而“断”字则暗示了旅程中的孤独与寂寞。岳阳楼作为江南名胜,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归乡路途的牵挂与对故乡的向往。

“橘树侵寒雨,猿声入暮秋。”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橘树在寒雨中显得格外孤寂,而猿猴的哀鸣则增添了秋天的悲凉,这些自然景象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仲宣仍作客,更切望乡愁。”引用了王粲(字仲宣)的故事,王粲曾因战乱流离失所,后成为他乡之客。这里诗人以王粲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王粲一般,虽身在他乡,但心中始终怀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浓厚的乡愁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272)

丁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慰李琳枝侍御诏狱

抗疏今何事,身危直道难。

忽闻收北寺,不敢问南冠。

草莽臣无状,朝廷法屡宽。

圣明知汝戆,频取谏书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初至靖安寄邸中诸旧友

万里从戎路,崎岖正此行。

雁声孤断碛,虎气撼空城。

泪尽惭儿女,身危仗圣明。

刀镮何日约,回首玉关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东冈

信是兴王地,城郊古木秾。

鹳鸣三殿雨,猱挂二陵松。

疏拙违明主,胼胝愧老农。

吾庐荒径近,时见白云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赵锦帆比部归汴州

携酒青门送客多,相看无奈别离何!

漫愁关塞疲征马,从此乾坤有荷蓑。

药鼎千年藏日月,云山一路少风波。

天寒大泽行人断,独向夷门叩角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