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麻姑庙

流俗好仙方学道,至人乐道自成仙。

飞升若也由贪欲,紫府还应用诈权。

尘里笙歌千古梦,洞中星斗几家天。

无心便是归真日,姹女河车总谩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世人喜好追求仙术和修道,真正的圣人因内心喜悦而自然成仙。
如果飞升是因为贪婪欲望,那么神仙境界也不再纯洁无暇。
尘世间的繁华音乐如同千年的梦境,洞穴中的星辰仿佛属于少数人。
无欲无求的日子就是回归真实的日子,那些关于修炼的秘法都是空谈。

注释

流俗:世俗之人。
仙方:修炼仙术的方法。
至人:最高境界的人。
贪欲:贪婪的欲望。
紫府: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尘里:尘世间。
笙歌:音乐和欢歌。
洞中:洞穴内。
星斗:星辰。
归真:回归本真。
姹女河车:道教修炼术语,非实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追求仙道、超脱尘世的境界,既有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间贪欲的批判,以及对自然之美与精神家园的追求。诗中“流俗好仙方学道,至人乐道自成仙”两句表明了人们普遍追求仙道,并且对于那些真正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在享受着道法带来的快乐,自然而然地成为仙人。

“飞升若也由贪欲,紫府还应用诈权”则暗示了即使是追求飞升成仙的过程,也可能因为贪心和权力而出现扭曲。这里的“紫府”指的是神仙所居之地,而“诈权”则是对权力的使用和滥用的批评。

“尘里笙歌千古梦,洞中星斗几家天”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既有世俗欢乐(尘里笙歌)又有超然物外(洞中星斗)的画面。这里的“尘里”指的是人间,“笙歌”则是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代表着人们的喜悦与梦想。而“洞中星斗”则象征着清净和永恒。

最后两句“无心便是归真日,姹女河车总谩传”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无为而治的境界。这里的“无心”并非真的没有思想,而是一种对世间万事不再执着的态度。而“姹女河车”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提及的是神仙之间的往来,这里的“总谩传”可能是指这种超自然现象被人们不断地讲述和传颂。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道法与神仙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对人间的贪欲和权力进行了批判,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思想。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五龙塘

世传鳞物有蟠时,分得寒泉住翠微。

天命虽教为润泽,神心终是索虔祈。

一围石岸刓无迹,几族阴云禁不飞。

风脚斗回波面黑,向人浑似逞严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太平州十咏亭

客游无日暂开颜,姑孰溪边偶得閒。

风景直疑图画出,古今都似梦魂间。

桓温罪逆休重问,谢傅英灵已不还。

深美谪仙遗世务,酒船椎鼓浪如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丙子冬至夜酒醒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辰出去逢人饮,沈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东岩精舍

像设彼何时,高僧白衲衣。

水寒吞日气,树老惯霜威。

幡影捎天近,钟声落谷微。

可怜成道易,无事即无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