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素轩挽诗

丹诏曾沾锡虎符,一官如隐卧三吴。

闲寻春色来黄岭,细咏周诗到白驹。

何必蛟龙终得雨,须知鸾凤已能雏。

不堪玉树埋秋草,欲吊无因致束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岳正为毛素轩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丹诏曾沾锡虎符”暗示了毛素轩曾受朝廷重用,拥有显赫的地位;“一官如隐卧三吴”则描绘了他退隐后的闲适生活,寓含了对仕途浮沉的感慨。

“闲寻春色来黄岭,细咏周诗到白驹”通过描绘毛素轩在山水间寻找春色,品读古籍的场景,展现了其高雅的志趣和对学问的热爱。“何必蛟龙终得雨”暗喻即使身处困境,毛素轩也有如蛟龙潜藏待时,期待风云际会。“须知鸾凤已能雏”进一步赞美他的才情,如同凤凰之子已经展翅。

最后两句“不堪玉树埋秋草,欲吊无因致束刍”以哀婉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毛素轩英年早逝的痛惜,以及自己无法亲自凭吊的遗憾,只能寄托哀思于无尽的秋草之中。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其人品才情的深情赞扬。

收录诗词(174)

岳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录事挽诗

不到龙门定几时,伤心宁忍赋哀辞。

一官老去方蒙调,多病年来竟莫支。

岂为荆山无玉献,只应沧海有珠遗。

仪型尚觉风流在,独坐空斋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桔井

仙翁酿得洞庭秋,一滴能令痼疾瘳。

石甃静涵云液冷,银床光动玉华浮。

碧桃漫说来琼岛,绛雪虚传出阆州。

我欲相从换毛骨,不知还解乞人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刘东周黄门归自海外乞私印石

玉节凌风度尾闾,洪涛几犯雪山如。

岛夷路犒羞鱼馈,国主郊迎服象舆。

归橐避嫌无薏苡,遐荒谙俗有图书。

沧洲文石堪镌印,乞取龙骧压载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齐经历还嘉兴

吴越风烟欈李偏,况依绿水泛红莲。

谁能长揖诸侯幕,君更能兼阖府贤。

北阙朝绅归未得,南州宾榻想长悬。

使君喜是吾乡彦,荐稿行看到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