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宿半塘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半塘寺中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
首句“一襟清气足”,开篇即点出环境的清新与诗人内心的满足感,仿佛整个身心都被这清新的空气所滋养,充满了宁静与平和。接下来,“此夜岂人寰”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叹,似乎这夜晚的景色超脱了人间的平凡,显得格外神秘而超凡。
“醉影松杉下,吟身风露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松树与杉树下饮酒赋诗的情景,同时融入了自然界的风与露水,营造了一种既浪漫又带有几分孤独的意境。这里的“醉影”不仅指身体的醉态,更象征着心灵的沉醉与自由。
“秋悬当殿月,云宿近城山”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壮丽。秋月高悬于殿堂之上,云彩仿佛栖息在靠近城市的山峦之间,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
最后,“明发骑鲸去,飘然不可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向往。他似乎预感到即将到来的旅程将如同乘鲸鱼一般自由而不可捉摸,充满了未知与冒险。这里的“骑鲸”不仅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更蕴含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寺庙中的独特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