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有怀

世道忽翻覆,愁来痛彻心。

腥风行杀气,淫雨哭秋阴。

虏睨朝廷玺,官空帑藏金。

妃嫔今草地,宫髻泪中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对雨有怀》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描绘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和凄凉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首句“世道忽翻覆”,开篇即点明了社会局势的突变,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不稳定性。接着,“愁来痛彻心”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愁,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腥风行杀气,淫雨哭秋阴”两句,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恶劣的政治环境比作腥风和杀气,将连绵不断的秋雨比作哭泣,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社会的黑暗与混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所处时代的压抑与悲凉。

“虏睨朝廷玺,官空帑藏金”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腐败与衰败。这里,“虏睨朝廷玺”形象地描绘了外敌觊觎朝廷权力的情景,而“官空帑藏金”则反映了官员贪污腐败,国库空虚的现实。这两句不仅揭露了社会的深层次问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最后,“妃嫔今草地,宫髻泪中簪”以悲剧性的画面收尾,描绘了宫廷女性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场景。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悲惨,也象征着整个王朝的衰亡与崩溃。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对雨有怀》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也蕴含着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次韵

冥迷江树外,一鸟破云还。

雨雪乾坤变,干戈笔砚闲。

命于时不偶,心与道相关。

终见二三月,花边展笑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自挽

堂堂男子不封侯,与命为仇死未休。

陷虏有歌春梦断,哭天无地夜魂愁。

九清风露极玄处,万古虚空自在游。

痛恨莫能生报国,从今阴骘溥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旦

一旦蒙尘朔漠行,杜鹃哭破旧冤声。

金杯暂饮胡瓶酒,玉铉谁调御鼎羹。

故国夜长天正晦,离宫春尽草初生。

小臣有誓曾铭骨,不到神州不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偶成二首(其一)

剑气荧荧夜属天,忍观禾黍废苍烟。

梦中亦问朝廷事,诗后唯书德祐年。

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空圆。

如今好弃毛锥子,望北长驱马一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