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冥迷江树外,一鸟破云还。
雨雪乾坤变,干戈笔砚闲。
命于时不偶,心与道相关。
终见二三月,花边展笑颜。
这首诗由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次韵》。诗中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天地变幻的景象,同时融入了个人命运与道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冥迷江树外,一鸟破云还”,以“冥迷”形容江边树木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而一只小鸟冲破云层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由。接下来,“雨雪乾坤变,干戈笔砚闲”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雨雪交替和战争与文人生活状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与内心平静的感慨。
“命于时不偶,心与道相关”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与时代不匹配的无奈,以及其内心始终与道义相连的坚定信念。最后,“终见二三月,花边展笑颜”预示着尽管当前遭遇困境,但春天总会到来,希望与美好终将显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情感投射,更蕴含了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郑思肖作为南宋遗民的复杂心境和高尚情操。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堂堂男子不封侯,与命为仇死未休。
陷虏有歌春梦断,哭天无地夜魂愁。
九清风露极玄处,万古虚空自在游。
痛恨莫能生报国,从今阴骘溥南州。
一旦蒙尘朔漠行,杜鹃哭破旧冤声。
金杯暂饮胡瓶酒,玉铉谁调御鼎羹。
故国夜长天正晦,离宫春尽草初生。
小臣有誓曾铭骨,不到神州不太平。
剑气荧荧夜属天,忍观禾黍废苍烟。
梦中亦问朝廷事,诗后唯书德祐年。
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空圆。
如今好弃毛锥子,望北长驱马一鞭。
曾受家传究典坟,自期不与俗人群。
君臣位乱纲常在,父母恩深生死分。
霁日行空镕积雪,长风吹晓净残云。
坐令世上春光好,长使桃花笑脸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