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听说您在西省反复流连,秘阁书房依次开启。
墙壁上正要题字时三更已过,官吏惊讶地询问您这十年的状况。
翻阅着长了蛀虫的旧书简,怜惜当初的校对时光,芸香草长在久未清理的书根旁,认出那是往日的手栽。
司马看到这些诗心情最为凄苦,全身被蚊蚋包围,在烟尘中哀泣。

注释

闻君:听说您。
西省:指尚书省,唐代官署名。
重徘徊:反复流连。
秘阁:藏书之地,此指尚书省的藏书室。
书房:藏书的房间。
次第开:依次打开。
壁记:在墙壁上题字记录。
欲题:正想题写。
三漏合:三更,夜深时刻。
吏人:官府中的小吏。
惊问:惊讶地询问。
十年来:这十年间。
经排:翻阅,整理。
蠹简:被蛀虫侵蚀的书简,指旧书。
怜初校:怜惜最初的校对工作。
芸长:芸香草,古人用以防书虫。
陈根:旧书堆的底部,比喻久远。
识旧栽:认出是以前所种。
司马:官职名,此处可能指作者自己或其他官员。
见诗:看到这些诗。
心最苦:内心最为痛苦。
满身蚊蚋:全身被蚊虫叮咬。
哭烟埃:在烟尘中哭泣,比喻环境恶劣且心情悲伤。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故地,参观一处名为“秘阁书房”的地方。诗中透露出一种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旧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首句“我闻君西省重徘徊”显示了诗人的再次游历,心中充满对过去的回忆。紧接着,“秘阁书房次第开”则描绘了一处藏书之所逐渐展现其风貌。这里的“秘阁书房”应该是一座保存古籍典籍的地方,每一次的开启都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份温暖的回忆中,反而是带着一丝苦涩。壁记上想留下的三漏(即古代计时器中三个刻)时间的痕迹,让吏人惊讶于十年前的往事。这不仅体现了时间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

接下来的“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则展示了诗人的细致与深情。诗中提到的“经排”,可能是指整理书籍中的过程;“蠹简”,即书虫所害的古籍,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怜悯之心;而“芸长陈根识旧栽”则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的珍视和理解。

最后两句,“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则以司马(可能指代名士)为例,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悲哀。司马在看到这般景象时,内心之痛苦溢于言表;“满身蚊蚋”形容诗人被历史尘埃所困扰,而“哭烟埃”则是对往昔岁月的无声哀泣。

整首诗通过对古书房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深刻思念以及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责任。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和乐天赠杨秘书

旧与杨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觅诗情。

曾因并句甘称小,不为论年便唤兄。

刮骨直穿由苦斗,梦肠翻出暂闲行。

因君投赠还相和,老去那能竞底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