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小暑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生态变化。"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写出了小暑到来的突然和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则展示了竹林在风中沙沙作响,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以及远处山谷中已经传来了雷声。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这一句描写了室内外的景象,窗棂间透射进来的光线被树叶挡得斑驳,门前石阶上长满了青苔,表现出夏日的静谧与生机。
最后两句"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则是对自然界中生物行为的观察,鹰鹯在学习如何捕猎,而蟋蟀则无需互相催促,它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暑时节的丰富生机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观察与感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杏麦修镰钐,錋?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