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

清灯萧寺远,不寐夜何长。

风细频翻叶,云轻才护霜。

涧黑水决决,月明山苍苍。

作客岁月晚,故园春欲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寂静的寺庙灯火遥远,夜晚无眠显得漫长。
微风轻轻吹动树叶,薄云轻盈地遮盖着寒霜。
山涧中的水流声潺潺,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苍茫的山峦。
旅居他乡的日子已晚,故乡的春天似乎正要绽放。

注释

清灯:寂静的灯火。
萧寺:荒凉的寺庙。
不寐:无法入睡。
夜何长:夜晚显得多么漫长。
风细:微风轻柔。
频翻叶:频繁地吹动树叶。
云轻:云层轻盈。
护霜:遮盖霜冻。
涧黑:山涧幽暗。
水决决:水流声潺潺。
月明:月光皎洁。
山苍苍:山色苍茫。
作客:旅居在外。
岁月晚:时光已晚。
故园:故乡。
春欲芳:春天即将来临。

鉴赏

这首诗名为《独夜》,是宋代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一个静谧而又寂寞的夜晚,面对着自然景物所产生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清灯萧寺远,不寐夜何长":这里描绘出诗人居住的地方偏僻,夜深人静,只有淡淡的灯光,时间似乎变得格外漫长。萧寺远,既表达了空间上的孤独,也映射出内心的寂寞。

"风细频翻叶,云轻才护霜":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展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切感受。细风不停地吹动树叶,薄云刚好遮盖着即将凝结成霜的露水,这些都在夜色中显得尤为清晰,增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涧黑水决决,月明山苍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涧流的水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而连续,这种声音与寂静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而月光下,山峦如同苍老的巨兽一般巍然屹立,使人感到时间的悠长和空间的辽阔。

"作客岁月晚,故园春欲芳":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作为一个旅居者,当岁月已至年末,诗人深感时光飞逝,而自己的家乡在这个季节里却依然充满生机与希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和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内心孤寂和思乡之情的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秋日怀古园有作

故里田庐远,他乡禾黍秋。

风高初下叶,川浅欲生洲。

月出空山静,烟生远树稠。

已谙为客意,坚坐任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晚出郡郊

暝色生平野,乔林动远风。

虫鸣古道迥,月白戍楼空。

岁月悲欢异,山川今古同。

荒城见摇落,未免泣途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怀

忽忽经年事,悠悠滞客心。

晚花生废圃,老树立秋阴。

岂有清樽醉,宁辞白发侵。

楼高见豪发,老大怯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怀二首(其二)

浙河十月菊犹斑,客御貂裘未觉寒。

迟暮更知为客恶,羁穷犹自借书看。

朔风几夜驱鸿雁,苦雨惊时损蕙兰。

安得雀离三百尺,一超纡谲破忧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