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暝色生平野,乔林动远风。
虫鸣古道迥,月白戍楼空。
岁月悲欢异,山川今古同。
荒城见摇落,未免泣途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郊野的图景。开篇“暝色生平野,乔林动远风”两句,通过对晚霞和树林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其中,“暝色”指的是傍晚时分天边所现出的暗红色彩,“乔林”则是高大参差的树木,而“远风”则透露出一丝秋意。
随后,“虫鸣古道迥,月白戍楼空”两句,更进了一步渲染了这种萧瑟之感。“虫鸣”指的是秋夜里虫类发出的叫声,这在静谧的夜晚显得尤为突出;“古道迥”则是指那些荒废多年的道路,给人以历史悠久的感觉;“月白戍楼空”则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其中“戍楼”是军事堡垒,夜晚之下,更显得空旷和冷清。
接下来,“岁月悲欢异,山川今古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这里“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悲欢”是世事无常,而“山川”则象征着不变的自然。
最后,“荒城见摇落,未免泣途穷”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伤。其中“荒城”指的是废弃的古城,“摇落”则是指那些已倾颓的瓦砾;“未免”表明了诗人不能不动容,最后“泣途穷”则是对历史长河中人们悲欢离合的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感怀的深刻抒情,展现了一位旅者在秋日晚出郊野时所体验到的孤寂与哀愁。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忽忽经年事,悠悠滞客心。
晚花生废圃,老树立秋阴。
岂有清樽醉,宁辞白发侵。
楼高见豪发,老大怯登临。
浙河十月菊犹斑,客御貂裘未觉寒。
迟暮更知为客恶,羁穷犹自借书看。
朔风几夜驱鸿雁,苦雨惊时损蕙兰。
安得雀离三百尺,一超纡谲破忧端。
日压城烟光少留,朝昏应似我悠悠。
人生百岁今已半,世故万端无几求。
学道初闻灭正受,深居不赋畔牢愁。
尚须一舸轻波上,自咏新诗送白头。
去岁经冬百卉空,今年多种木芙蓉。
未如蜀国城边望,疑是秋江渡口逢。
定乏雄蜂来慰藉,应与寒菊伴丰容。
敢同出水方新句,空自长吟负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