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郊前三日大庆殿雪中皇帝率群臣发章圣五后册

将郊先奉册,拜立未央庭。

天表君心孝,人惊晓雪零。

冕旒纷点缀,剑佩湿晶荧。

曲盖曾无用,群臣敢自宁。

炉烟静斋幄,井气冻宫瓶。

明日来坛下,中宵已见星。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翻译

在郊外首先献上册籍,拜祭仪式在未央殿举行。
上天展现你的孝心,人们惊讶于清晨如雪的瑞兆。
皇冠上装饰繁多,剑佩在露水中闪烁晶莹。
华丽的车盖不再使用,群臣不敢轻易安宁。
香炉烟雾在静谧的斋室内缭绕,井水寒气使宫中的瓶罐结冰。
明天就要来到祭祀的坛下,夜晚已能见到星辰预示吉兆。

注释

郊:郊外。
册:册籍。
未央庭:未央殿。
天表:上天的表现。
孝:孝心。
晓雪:清晨的瑞雪。
冕旒:皇冠装饰。
剑佩:剑和佩饰。
曲盖:华丽车盖。
群臣:朝廷官员。
炉烟:香炉烟雾。
斋幄:斋室。
井气:井水寒气。
宫瓶:宫中的瓶罐。
明日:明天。
中宵:深夜。
星:星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亲郊大典前的准备工作,以及雪中的庄重气氛。首句“将郊先奉册”展现了皇帝对郊祀的重视,提前准备祭祀册文。接着,“拜立未央庭”写出了皇帝与众臣在未央宫举行仪式的场景,象征着国家秩序和君臣之礼。

“天表君心孝”表达了皇帝以孝治国的理念,而“人惊晓雪零”则通过早晨的雪花,渲染出神圣而肃穆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细致刻画了皇帝冕旒上的装饰在雪中显得更加繁复,剑佩上的露水在寒光中闪烁,显示出皇家气象。

“曲盖曾无用,群臣敢自宁”暗示了皇帝的威严使得群臣不敢懈怠,即使曲盖(遮阳伞)在此刻也显得多余。随后,诗中描述了宫内的宁静,炉烟袅袅,斋幄静谧,井水结冰,宫瓶冻结,这些细节都烘托出冬日的寒冷和庆典的庄重。

最后两句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盛典,皇帝在黎明前就已经为祭祀做准备,夜空中的星星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天和仪式的开始。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皇帝亲郊前的宏大场面和冬日气象,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写实与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秋日舟中有感

天乎余困甚,失偶泪滂沱。

世事随时远,秋风顺水多。

鳏鱼空恋穴,独鸟未离柯。

岁月都无几,存亡可奈何。

儿娇从自哭,婢騃不能呵。

已觉愁容改,休将旧鉴磨。

弊衣留暗垢,残药恨沉痾。

斗厌驱驱役,终期老薜萝。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送王待制知陕府

东周尊夹辅,西汉重行春。

风化本从召,河山来自秦。

选良出旧诏,出守必名臣。

导从驰千骑,朱丹照两轮。

宴杯深畏卯,湖水净连申。

重见甘棠咏,争传乐府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吴给事自许昌移淮西

直道昔参辅,独将天下忧。

忠言悟明主,退请拜诸侯。

坐閤政方举,移藩心所求。

蔡人迎且喜,许俗爱难留。

夹路车徒盛,分疆禾黍秋。

穆陵无夜闭,仁化自公修。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宋端明知成都

伯仲俱邦栋,朝廷倚以隆。

出为周九牧,入是汉三公。

岁易星辰转,天均雨露同。

威声满河北,事业出山东。

赋压临邛马,文高益部雄。

英灵当自伏,教化已先通。

彀骑花川隘,壶浆锦里空。

道途来笮马,都邑贵郫筒。

刀梦殊祥后,锋车急占中。

春江须爱赏,花凤在梧桐。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