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待制知陕府

东周尊夹辅,西汉重行春。

风化本从召,河山来自秦。

选良出旧诏,出守必名臣。

导从驰千骑,朱丹照两轮。

宴杯深畏卯,湖水净连申。

重见甘棠咏,争传乐府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东周时期重视辅佐贤才,西汉时期强调春天的到来。
风俗教化源于古代的召公,江山基业源自秦朝的奠定。
选拔贤能官员遵循旧有的诏令,出任州郡长官必定是知名的大臣。
出行时仪仗队浩荡,上千骑马簇拥,红漆车轮格外醒目。
宴会饮酒至深夜,生怕错过卯时,湖水清澈映照申时的天空。
再次吟咏《甘棠》这样的诗篇,争相传唱新创作的宫廷乐府。

注释

东周:指历史时期的东周王朝。
夹辅:辅佐。
西汉: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
行春:推行春天般的政策。
风化:风俗教化。
召:召公。
河山:江山。
秦:秦朝。
旧诏:古代的诏书。
名臣:有名望的大臣。
导从:引导随从。
驰:疾驰。
朱丹:红色。
两轮:车轮。
畏卯:畏惧错过卯时,指饮酒过量。
湖水净:湖水清澈。
甘棠:古诗篇名。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王待制知陕府》。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王待制赴任陕府的期许和祝愿。首联“东周尊夹辅,西汉重行春”以历史典故起笔,暗示了朝廷对于地方官员德行与行政能力的重视,东周时期重视辅佐大臣,西汉则强调春天般的政绩。接下来,“风化本从召,河山来自秦”进一步强调了良好的政治风气和地理形势的重要性。

“选良出旧诏,出守必名臣”赞扬了朝廷选拔贤能官员的传统,以及王待制作为名臣的品质。诗人描述了王待制出行时的威仪,“导从驰千骑,朱丹照两轮”,展现了其地位和荣耀。

“宴杯深畏卯,湖水净连申”描绘了送别宴上的热闹场景,以及对陕府湖水清澈的赞美,寓意着友人的仕途如湖水般清明。最后两句“重见甘棠咏,争传乐府新”借用《诗经·召南·甘棠》的典故,表达了对王待制留下美好政绩的期待,以及他的事迹将被人们传颂。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王待制赴任的鼓励,充满了对国家治理和人才选拔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吴给事自许昌移淮西

直道昔参辅,独将天下忧。

忠言悟明主,退请拜诸侯。

坐閤政方举,移藩心所求。

蔡人迎且喜,许俗爱难留。

夹路车徒盛,分疆禾黍秋。

穆陵无夜闭,仁化自公修。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宋端明知成都

伯仲俱邦栋,朝廷倚以隆。

出为周九牧,入是汉三公。

岁易星辰转,天均雨露同。

威声满河北,事业出山东。

赋压临邛马,文高益部雄。

英灵当自伏,教化已先通。

彀骑花川隘,壶浆锦里空。

道途来笮马,都邑贵郫筒。

刀梦殊祥后,锋车急占中。

春江须爱赏,花凤在梧桐。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太守车煌煌,莫如还故乡。

昔登蜀郡籍,今得临邛章。

过家礼耆旧,接境跪壶浆。

寒经道路远,春入山川长。

俗将乐其化,诏亦美其良。

相如有遗迹,谁复酒垆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李学士河东转运

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头笔,来赒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