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一)

烟霞隔悬圃,风波限瀛州。

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神仙但闻说,灵药不可求。

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

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

踟蹰未死间,何苦怀百忧。

念此忽内热,坐看成白头。

举杯还独饮,顾影自献酬。

心与口相约,未醉勿言休。

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

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

月明愁杀人,黄蒿风飕飕。

死者若有知,悔不秉烛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仙境被烟霞隔离,瀛洲被风波限制。
我也想去啊,但大海之路遥远艰难。
神仙只是听说,灵丹妙药无法寻求。
没有谁能长生,世人皆如短暂的蜉蝣。
逝去的人不再回,活着的人也难以长久停留。
犹豫不决在生死之间,何必怀揣百般忧虑。
想到这些内心忽然发热,坐看时光匆匆变白头。
举起酒杯独自饮,看着影子自斟自酌。
心与口约定,未醉之前不要说停。
今日不醉个痛快,怎知明日是否还有机会。
你看城门外,一座座坟墓堆积如山丘。
月光凄凉杀人,黄蒿在风中摇曳凄惨。
死去的人如果有知,后悔当初没尽情享受生活。

注释

烟霞:指仙境的幻境或神秘景象。
悬圃:传说中的仙山。
风波:比喻困难或障碍。
瀛州: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
不:可能不会。
路阻修:道路遥远且险阻重重。
神仙:神话中长生不死的人物。
灵药:传说中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蜉蝣:寿命极短的小昆虫,比喻短暂的生命。
逝者:去世的人。
不重回:再也回不来。
存者:活着的人。
踟蹰:犹豫不决。
未死间:在生死之间。
百忧:各种忧虑。
内热:内心激动或焦虑。
白头:形容年老。
顾影:看自己的影子。
自献酬:自己给自己敬酒。
心与口相约:心里想的和口中说的一致。
勿言休:不要说停止。
明朝:明天。
累累:众多的样子。
坟与丘:坟墓和土丘。
月明愁杀人:明亮的月光照人,令人感到忧愁。
黄蒿:一种植物,常与死亡和荒凉相关联。
飕飕:风声。
秉烛游:手持蜡烛游玩,象征及时行乐。

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神仙界不可得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诗中“烟霞隔悬圃,风波限瀛州”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但紧接着“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表明了这种愿望无法实现的苦恼。在接下来的“神仙但闻说,灵药不可求”中,更是深化了这种无奈。

“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两句则是在感叹生命短暂,人间长生之道难以获得,每个人都像是朝不保夕的小小水虫。接着的“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更是强调了时间不可挽回和生命易逝的主题。

然而,在“踟蹰未死间,何苦怀百忧”中,诗人却提醒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必过多烦恼。紧接着的“念此忽内热,坐看成白头”则是表达了诗人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举杯还独饮,顾影自献酬。心与口相约,未醉勿言休”几句,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享乐当下,虽然是独自饮酒,但也要尽情享受这份孤独和自由。而“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则是在劝酒中带有一丝对生命无常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和超脱世俗追求长生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二)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徵君。

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

愀然忽不乐,挂印著公门。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

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形式: 古风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三)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

形式: 古风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四)

有一燕赵士,言貌甚奇瑰。

日日酒家去,脱衣典数杯。

问君何落拓,云仆生草莱。

地寒命且薄,徒抱王佐才。

岂无济时策,君门乏良媒。

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

贵贱交道绝,朱门叩不开。

及归种禾黍,三岁旱为灾。

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蹉跎五十馀,生世苦不谐。

处处去不得,却归酒中来。

形式: 古风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五)

南巷有贵人,高盖驷马车。

我问何所苦,四十垂白须。

荅云君不知,位重多忧虞。

北里有寒士,瓮牖绳为枢。

出扶桑枣杖,入卧蜗牛庐。

散贱无忧患,心安体亦舒。

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

东京收粟帛,西市鬻金珠。

朝营暮计算,昼夜不安居。

西舍有贫者,匹妇配匹夫。

布裙行赁舂,裋褐坐佣书。

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馀。

贵贱与贫富,高下虽有殊。

忧乐与利害,彼此不相踰。

是以达人观,万化同一途。

但未知生死,胜负两何如。

迟疑未知间,且以酒为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