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五)

南巷有贵人,高盖驷马车。

我问何所苦,四十垂白须。

荅云君不知,位重多忧虞。

北里有寒士,瓮牖绳为枢。

出扶桑枣杖,入卧蜗牛庐。

散贱无忧患,心安体亦舒。

东邻有富翁,藏货遍五都。

东京收粟帛,西市鬻金珠。

朝营暮计算,昼夜不安居。

西舍有贫者,匹妇配匹夫。

布裙行赁舂,裋褐坐佣书。

以此求口食,一饱欣有馀。

贵贱与贫富,高下虽有殊。

忧乐与利害,彼此不相踰。

是以达人观,万化同一途。

但未知生死,胜负两何如。

迟疑未知间,且以酒为娱。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巷住着显贵之人,乘坐着四马拉的高盖大车。
我问他在为何忧虑,四十岁就已经白发苍苍。
他回答说你不懂,地位高了就有许多忧愁。
北边巷子里有个穷人,破瓮做窗户,草绳当门枢。
出门拄着桑木杖,回家住在蜗牛壳般的陋室。
生活散漫没有忧虑,心境安宁身体也舒畅。
东边的邻居是富翁,财富遍布五大都市。
在东京收购布帛,在西市贩卖金银珠宝。
早晚忙于经营算计,日日夜夜不得安宁。
西边的屋子里有个穷人,夫妻俩平淡度日。
妻子穿着布裙去舂米,丈夫穿着粗布衣裳替人抄书。
以此谋生,能吃饱就感到满足和欢喜。
富贵贫穷、高低差异虽然明显。
但忧乐与利害,彼此都有各自的界限。
所以通达之人看来,万物变化都是一条道路。
只是不知生死,胜败又如何评判。
犹豫不决之时,暂且以酒来娱乐自己。

注释

南巷:指富贵人家所在的地方。
贵人:地位显赫的人。
高盖驷马车:古代贵族出行的豪华马车。
苦:忧虑,困苦。
位重:官位重要,地位高。
忧虞:忧虑。
北里:指贫民区。
扶桑枣杖:用扶桑木做的拐杖,象征年老。
蜗牛庐:极小的屋子,形容居住条件恶劣。
散贱:生活散漫,地位卑微。
五都:古代五个重要的都市,泛指繁华之地。
鬻:卖。
匹妇配匹夫:平凡的夫妻。
赁舂:租借舂米的工作。
裋褐:粗布短衣,代指贫苦人的衣服。
佣书:受雇抄写书籍。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万化同一途:万物变化最终归于同一条道路。
生死:生命的开始与结束。
胜负:成功与失败。
迟疑未知间:犹豫不决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五)》,属唐代文学作品。白居易以其直接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对平民生活的同情而闻名。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社会中不同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南巷的贵人、北里寒士、东邻富翁以及西舍贫者四个场景,展示了他们各自的忧虑和享受。

南巷贵人的“高盖驷马车”与“四十垂白须”,反映出即便是权贵之人,也难逃时光流逝带来的烦恼。荅云君的不知与位重多忧虞,则是在暗示官场中的险恶和压力。

北里寒士则是一种贫穷的境遇,生活艰辛但心态平和,不为外界所扰。这与南巷贵人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状态。

东邻富翁的“藏货遍五都”与“朝营暮计算”,则描绘了一种忙碌而不安定的生活,尽管拥有财富,但无法享受安宁。

最后西舍贫者匹妇配匹夫的场景,最为凄凉,他们通过劳动维持生计,为求一日三餐尚需辛勤工作。诗人通过这些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人的忧乐与利害,并最终指出万化皆归于一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未知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平易,意象丰富,反映出白居易关注民生、批评社会不公的文学特点,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旅次华州赠袁右丞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晏起

鸟鸣庭树上,日照屋檐时。

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

厚薄被适性,高低枕得宜。

神安体稳暖,此味何人知。

睡足仰头坐,兀然无所思。

如未凿七窍,若都遗四肢。

缅想长安客,早朝霜满衣。

彼此各自适,不知谁是非。

形式: 古风

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飖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