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色何堪问,开尊是别筵。
中原送二子,北斗散高天。
蓟日愁难缓,吴歌泪与传。
千山分马首,那忍遂扬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在宴席上为友人送别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春色何堪问”,以反问形式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春天的美好景色在此刻显得格外凄凉。接着,“开尊是别筵”点明了宴席的性质——为离别而设,酒杯开启,却意味着即将分别,情感更为沉重。
“中原送二子,北斗散高天”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友人比作远行的“二子”,他们即将踏上征途,如同北斗星般在高天之上渐行渐远,暗示着离别的不可逆转和未来的未知。
“蓟日愁难缓,吴歌泪与传”中,“蓟日”指北方之地,“吴歌”则指向南方,两地相隔,愁绪难以平复,友人的泪水伴随着歌声传递着离别的哀伤。
最后,“千山分马首,那忍遂扬鞭”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千山万水之间,马首分向不同的方向,不忍心挥鞭催马前行,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担忧,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使者春何往,吾徒日转孤。
屡书心尽折,一字眼堪枯。
未测皇天意,其如壮士图。
自知寒色甚,不敢怨明珠。
寄尔金山赋,登天莫自歌。
恐惊明月去,其柰白云何。
夜棹鲸波急,秋衣蜃气多。
凭谁慰摇落,满目是江河。
以我天涯泪,酒君庭下松。
寸心燕市筑,双鬓蓟门钟。
明月还依马,浮云欲作龙。
相思如有赠,慎莫问芙蓉。
万柳催吾别,孤槎去国遥。
主恩还剑佩,春色岂兰苕。
白雪宁谁妒,黄金任尔骄。
美人从此隔,忍听广陵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