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其一)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翻译

一丛丛修长的青葱翠竹,宛如盛妆的少女凝神久久地站立。我穿过竹林来到楼前,把马匹拴在楼前的柳树。登上高楼凭栏远望,清澈的湖水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图。这浓墨淡彩不知出自哪家的手笔,楼前斜行飞翔的大雁,就好象画面上题款的楷书。东风凄凄,仿佛在紧催送夕阳西下,阵阵晚风渗透着凉意,将我们的酒意吹醒消除。我独自一 个人在哀伤感叹,在花前观赏留连还能有多少机会呢,想到我的衰老竟然是这样的迅速。
更令我伤心的时候,并不是在高楼上登临极目远眺,而是在灯前斜倚绣枕,旁边放着熏香铜炉,独自听聆着窗外的雨声潇潇。我害怕游船停泊在堤岸边,怕在清波中看见自已的清瘦的面目。怎能忍受我的辛酸凄楚?飘飞的落花若是飞到西湖的波底,就连水中的鱼儿也会感到忧伤愁若,搅得翠波翻覆。千万不要再到这里来,因为那时无情的春风会把柳絮吹得满天飘舞,点点杨花点点杨花像人的伤心的眼泪一样落满平芜。

注释

凝妆:盛妆,浓妆。
王昌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凭阑:倚靠栏杆。
题:题诗。
醒馀:指醒酒后。
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有《子虚》、《上林》、《大人》、《长门》等赋。
此处作者自指。
舣:停船靠岸。
清臞:即“清癯”,清瘦。
香绵:指柳絮。
平芜:平远的草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怀和淡淡哀愁。从“修竹凝妆”到“凭阑浅画成图”,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这里,“修竹”指的是整理竹枝,而“凝妆”则是形容树木在春日里重新披上了绿色的装饰。

接下来的“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诗人通过对比山川之色与白鹅的飞踪,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这里,“山色”暗示着春天山峦渐渐恢复生机,而“谁题”则是对这山色的无言赞美;“楼前有雁斜书”则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白鹅在楼前的空地上留下了它们的踪迹。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诗人借由东风和斜阳,表达了春日里温暖而又稍纵的气氛。这里,“东风”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而“斜阳”则是夕阳西下的景象;“弄旧寒、晚酒醒馀”则透露出诗人在春夜余温中品味往昔,感受着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淡哀愁。

至于“自销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这段文字深藏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自销凝”指的是春天里花朵盛开而又迅速凋零,而“能几花前”则是诗人在美丽的春花面前的无力感;“顿老相如”则表达了面对生命易逝,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敧枕,雨外熏炉”,这几句诗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哀愁。这里,“伤春”是指对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的感伤;“不在高楼上”则暗示着诗人并不愿意在高楼之上去寻找春光,而是在温馨的灯前,在雨声中伴随熏香的炉火,来安慰自己内心的哀愁。

接着,“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诗人通过对小舟和流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流逝时光的无力感。这里,“怕舣”是指对小舟行进的担忧,而“游船”则是春日里常见的情景;“临流可奈清臶”则形容着诗人面对流水,内心的凄凉和无奈。

最后,“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这几句诗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春天花瓣飘落的景象。这里,“飞红”指的是春日里漫天的花瓣,而“若到西湖底”则是在形容这些花瓣似乎都沉入了西湖之中;“搅翠澜、总是愁鱼”则通过对水面和鱼儿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的无限感怀,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生命易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其五)过种山即越文种墓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

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

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

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

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

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荭秋。

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其二)落梅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婆罗门引(其一)无射羽,俗名羽调为怀宁赵仇香赋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西风乍入吴城。

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

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瑶台几层。但梦绕、曲阑行。

空忆双蝉□翠,寂寂秋声。

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其二)郭清华席上为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赋以见喜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幽情暗寄莲房。

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

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珰。

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分莲调郎。

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晕切、一盼秋光。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