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其二)落梅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翻译

宛如宫女脂粉残留的秀痕,仿佛云间仙子飘坠下的倩影。一树新梅,南放在野水荒湾。古石下埋藏你芳香的遗骨,金沙滩葬着她的连环锁骨。不恨南楼的横笛吹奏起《梅花落》的笛曲,声声幽怨哀伤。但我更恨的是早晨的和风吹遍万水掠过千山,梅花被吹得飘零片片。香气在黄昏的庭院中扩散,幽冷的月光下梅花的疏影摇曳翩翩。
寿阳公主空对着宝镜弥补脸上痕瘢,悄悄地妆饰姣好的容颜。试问有谁调匀玉髓,来悄悄修补香艳的痕斑?潇潇细雨中归鸿不断,翩翩飞远,无边无际的春寒,还笼罩着那种满梅花的孤山。远去的幽魂请谁才能招还,只能在梦境中与你在溪边想见。你穿着洁白的衣裙,解下玉佩赠给我作为留念。最令人忧愁的是,当梅雨过去而变成晴天,小鸟在梅树间啼叫连连,浓密的叶片下,点点梅子已又清又圆。

注释

仙云:状梅花飘落姿影。
古石埋香:原指美人死去。
此处喻指落梅。
吹横笛:古笛曲中有《梅花落》。
寿阳:化用寿阳公主梅花妆事。
瘢:疤痕。
缟衣:白绢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夜景象,融合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中的孤寂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性的内心世界。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通过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无人野水荒湾"则将这种怀旧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则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远去亲人或故土的深深思念。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一段,继续渲染了这种凄清之感。月亮在空寂的夜晚投射下的光影,更显出诗人的孤独与愁绪。而"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一句,以细雨为背景,更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冷清与寂寞。"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中的孤独无奈的表达。

最后两句"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以鸟鸣声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惆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婆罗门引(其一)无射羽,俗名羽调为怀宁赵仇香赋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西风乍入吴城。

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

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瑶台几层。但梦绕、曲阑行。

空忆双蝉□翠,寂寂秋声。

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其二)郭清华席上为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赋以见喜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幽情暗寄莲房。

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

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珰。

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分莲调郎。

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晕切、一盼秋光。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尉迟杯.夹钟商,俗名双调赋杨公小蓬莱

垂杨径。洞钥启、时见流莺迎。

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

临池笑靥,春色满、铜华弄妆影。

记年时、试酒湖阴,褪花曾采新杏。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研开奁,雨润云凝。

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

清尊伴、人闲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

笑从前、醉卧红尘,不知仙在人境。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惜红衣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

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

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

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朱楼水侧。

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寂。

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

买钓舟溪上,应有烟蓑相识。

形式: 词牌: 惜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