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其二)郭清华席上为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赋以见喜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幽情暗寄莲房。

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

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珰。

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分莲调郎。

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晕切、一盼秋光。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婆罗门引·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柔和,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

"风涟乱翠,酒霏飘汗洗新妆" 一句,描绘了一场春日宴饮后的景象。风吹动了碧绿的树叶,酒宴中人们脸上沁出细汗,将刚化好的妆容洗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了人在欢聚中的真实情感。

"幽情暗寄莲房" 则是一种对隐秘之情的表达,莲房意指荷花所在的水中空间,这里象征着一种纯洁而又不为人知的情感寄托。

接下来的"弄雪调冰重会,临水暮追凉" 描述了主人公在寒冷季节中寻找清凉的场景。这里的“弄雪”、“调冰”表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探求和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清凉的意境。

"正碧云不破,素月微行" 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碧云不散,素月低悬,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也表达了一种希望美好时光能够长久保持的愿望。

"双成夜笙,断旧曲、解明珰" 这里“双成”可能指的是某种和谐的状态或是某种艺术上的成就。“夜笙”则是一种夜晚的乐器演奏。整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音乐的怀念以及对新生活、新艺术的期待。

"别有红娇粉润,初试霓裳。分莲调郎" 描写了一种新的美好事物的出现和体验。这里的“红娇粉润”可能是指某种花卉或是某种柔和的色彩,而“初试霓裳”则是对这种新鲜事物的尝试。“分莲调郎”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艺术上的创作或是情感上的交流。

最后"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晕切、一盼秋光" 这里的“又拈惹”可能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再次体验。“花茸碧唾香”则是对某种自然之物散发出来的清香的描述。而“波晕切、一盼秋光”则是在描绘一幅静谧的水边秋景,阳光透过树叶在水面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际交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词人对于生活中各种美好事物的深刻感受和独到的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尉迟杯.夹钟商,俗名双调赋杨公小蓬莱

垂杨径。洞钥启、时见流莺迎。

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

临池笑靥,春色满、铜华弄妆影。

记年时、试酒湖阴,褪花曾采新杏。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研开奁,雨润云凝。

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

清尊伴、人闲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

笑从前、醉卧红尘,不知仙在人境。

形式: 词牌: 尉迟杯

惜红衣

鹭老秋丝,苹愁暮雪,鬓那不白。

倒柳移栽,如今暗溪碧。

乌衣细语,伤绊惹、茸红曾约。南陌。

前度刘郎,寻流花踪迹。朱楼水侧。

雪面波光,汀莲沁颜色。当时醉近绣箔,夜吟寂。

三十六矶重到,清梦冷云南北。

买钓舟溪上,应有烟蓑相识。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惜秋华(其五)木芙蓉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相携。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

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风起。舞斜阳、阑干十二。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惜秋华(其一)夹钟商重九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

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江上故人老。

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

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闲了。

看芙蓉、画船多少。

形式: 词牌: 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