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一)溪中有浣衣石

乱山深处逢春,断魂更入桃源路。

双双翠羽,溅溅流水,濛濛香雾。

花里莺啼,水边人去,落红无数。

恨刘郎鬓点,星星华发,空回首、伤春暮。

寂寞云间洞户。问当年、佳期何处。

虹桥望断,琼楼深锁,如今谁住。

绿满千岩,浣衣石上,倚风凝伫。

料多情好在,也应笑我,却匆匆去。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在乱山深处遇见春天,心神恍惚又踏上了桃花源之路。
成对的翠鸟,溪水潺潺,香气弥漫。
花丛中黄莺鸣叫,水边人已离去,留下无数落花。
遗憾刘郎(指诗人自己)两鬓斑白,徒然回首,感叹春光已逝。
孤独的洞门在云端,询问往昔的美好时光去了哪里。
遥望彩虹桥,琼楼深锁,如今还有谁居住。
满眼绿色覆盖千岩,洗衣石旁,我独自倚风站立。
猜想那些深情的人还在,他们也许会笑我匆忙离开。

注释

乱山:深山。
断魂:心情沮丧。
桃源路:隐秘的仙境之路。
翠羽:翠鸟的羽毛。
落红:凋落的花瓣。
刘郎:诗人自比。
寂寞:孤独。
琼楼:华丽的楼阁。
凝伫:长时间站立不动。
多情:情感丰富。
匆匆去:匆忙离开。

鉴赏

这首《水龙吟·其一》是宋代词人韩元吉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春色与人事变迁的画卷。诗人以“乱山深处逢春”起笔,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富有生机的环境,仿佛桃花源般的隐秘。接下来,“双双翠羽”和“溅溅流水”、“濛濛香雾”等词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盎然生机和自然之美。

“花里莺啼,水边人去,落红无数”,诗人借景抒怀,寓言人事的消逝,暗示着青春易逝、岁月如流的主题。刘郎鬓点,华发斑白,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遗憾。“空回首、伤春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

词的下片转入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询问当年的佳期何处,以及曾经的仙境如今是否还有人居住。接着,诗人描绘了绿意盎然的山岩和浣衣石上的静谧画面,自己倚风凝伫,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的感伤。

最后,诗人想象那些旧日的美好情感应该仍在,但他们已经离去,留下自己独自面对这份失落,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自嘲。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韩元吉词作的深情与哲思。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和庞祐甫见寄

落日澹芳草,烟际一鸥浮。

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

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

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

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

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

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寄陆务观

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

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豪气如今谁在。

剩对岷峨山水。落纸起云烟。

应有阳台女,来寿隐中仙。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

兰台麟阁,早晚飞诏下甘泉。梦绕神州归路。

却趁鸡鸣起舞。馀事勒燕然。

白首待君老,同泛五湖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水洞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

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

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

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

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七月六日与范至能会饮垂虹。是时至能赴括苍,余以九江命造朝,至能索赋

江路晓来雨,残暑夜全消。

人言天上今夕,飞鹊渐成桥。杳杳云车何处。

脉脉红蕖香度。瓜果趁良宵。

推枕断虹卷,抚槛白鱼跳。五湖客,临风露,倚兰苕。

云涛四起,极目人世有烟霄。我送君舟西渡。

君望我帆南浦。明日恨迢迢。

且醉吴淞月,重听浙江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