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七)和庞祐甫见寄

落日澹芳草,烟际一鸥浮。

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

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

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

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

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

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落日澹芳草",夕阳柔和地洒在青草上,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烟际一鸥浮",远处的烟雾中,一只鸥鸟悠闲地漂浮,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诗人感叹西湖美景,朋友远行千里,似乎只为这西湖停留,不禁引发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怀念。

"敬亭山下"与"竹映一溪寒水",引出对过去的回忆,想象与友人在敬亭山下的相聚,竹林溪水,共同畅游的欢乐时光。"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更显友情深厚,酒席间诗词交流,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雅趣。

接下来,诗人的情绪转向激昂,"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欢笑声中,豪情满怀,仿佛能感受到秋风的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表达出诗人壮志凌云,渴望施展抱负的豪情。"红白山花开谢",季节变换,山花盛开又凋零,象征着时光流转。

"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借子规啼声,表达了对春去的惋惜和离别的哀愁。最后,诗人思绪飘向远方的"水西寺"和"谢公楼",梦境中仍萦绕着对友人的思念,寄托了深深的友谊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个人壮志未酬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三)寄陆务观

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

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豪气如今谁在。

剩对岷峨山水。落纸起云烟。

应有阳台女,来寿隐中仙。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

兰台麟阁,早晚飞诏下甘泉。梦绕神州归路。

却趁鸡鸣起舞。馀事勒燕然。

白首待君老,同泛五湖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水洞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

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

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落日平原西望。

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

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七月六日与范至能会饮垂虹。是时至能赴括苍,余以九江命造朝,至能索赋

江路晓来雨,残暑夜全消。

人言天上今夕,飞鹊渐成桥。杳杳云车何处。

脉脉红蕖香度。瓜果趁良宵。

推枕断虹卷,抚槛白鱼跳。五湖客,临风露,倚兰苕。

云涛四起,极目人世有烟霄。我送君舟西渡。

君望我帆南浦。明日恨迢迢。

且醉吴淞月,重听浙江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雨花台

泽国又秋晚,天际有飞鸿。

中原何在,极目千里暮云重。

今古长干桥下,遗恨都随流水,西去几时东。

斜日动歌管,萸菊舞西风。江南岸,淮南渡,草连空。

石城潮落,寂寞烟树锁离宫。

且斗尊前酒美,莫问楼头佳丽,往事有无中。

却笑东山老,拥鼻与谁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