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

问讯馀芳,糁径碎红千点。

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

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

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

花事因循过了,渐愁人、薰风团扇。屏昼掩。

屏上数峰青远。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翻译

绿色的树木深深掩映在庭院中,昏暗的草丛爬过窗帘,沿着台阶生长着幽静的苔藓。
询问残留的芬芳,满地都是破碎的红点,像是花瓣铺成的小径。
隐约有芹菜的香气落下,辨识出新建的燕子正在杏梁上筑巢。思绪变得柔软。
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味和裁剪。
梅花下的地面湿润而洁净,只有清新的香气弥漫,静静地翻阅诗书。
心中的一半忧郁难以舒展,如同难以展开的翠绿芭蕉。
花期已过,渐渐地,我为即将到来的熏风吹动团扇而忧虑。白天的时光也似乎被屏风遮掩。
屏风上描绘着远处青翠的山峰,显得遥远而宁静。

注释

绿树:茂盛的绿色树木。
深庭院:深深的庭院。
侵帘:越过窗帘。
芹香:芹菜的香气。
杏栋:杏木的屋梁。
晴思:晴朗时的思绪。
梅阴:梅花下的阴凉处。
羁心:羁旅或离别之苦。
薰风:温暖的南风。
屏昼:遮挡白昼的屏风。
青远:青翠且遥远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动的庭院风光,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片浓荫蔽日的庭院,绿意盎然,草木繁茂,一派生机勃勃之景。其中,“侵帘”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草长过了窗棂,显得自然无拘,而“沿砌幽藓”则描绘出一种曲折有致的庭院布局。

"问讯馀芳,糁径碎红千点。" 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寻觅着残留的花香,路上落叶如织锦一般,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更是对嗅觉和触觉的唤醒。

"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 这里的“暗有”表达了一种发现之美,芹菜的清香不经意间扑鼻,而“认杏栋、营巢新燕”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欣赏。

"晴思软。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这里的“晴思软”形容春日之思绪如同柔软的云朵,而“春光几许”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珍惜。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 这里描写了一种幽深清冷的环境,梅花下方寸不染尘埃,而“密袖”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诗书的珍视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 诗中的“羁心”一词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深藏而不易倾泻,而“翠蕉”则象征着某种美好却又难以表达的心境。

"花事因循过了,渐愁人、薰风团扇。屏昼掩。" 这里的“花事”指春日之花事,已成往事,而“渐愁人”则是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和留恋。

"屏上数峰青远。" 最后一句以画面般的景象收尾,将眼前的庭院与远处山峦连贯,开阔了诗意的空间,让读者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

史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心动.泊舟四圣观

肌雪浮香,见梅花清姿,漫劳凝伫。

淡粉最娇,羞把春□,长记寿阳眉妩。

绿苔深径寻幽地,谁相伴、凌波微步。

翠鸳冷,芳尘路杳,旧游何处。不信重城间阻。

终没个因由,寄声传语。

宝炬凝珠,彩笔呵冰,密写断肠新句。

月寒烟瞑孤山下,羞吟□、断桥边去。遮愁绪。

丹青怎生画取。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红苋

易称红苋美柔英,夬决穷阴日旅辰。

不以色红为贵尚,何因赤苋有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岩桂

四出花中异,三开格外芳。

名高评月品,韵胜霸秋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诗一首

曹娥庙貌枕江湄,南北行人合孝思。

有智不争三十里,千年黄绢一厅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