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予望的《北归漫兴(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深刻理解。"知命无为更讳穷",诗人深知天命,明白无需刻意规避贫穷,这是一种超脱的态度;"顺时那得复求通",他顺应时势,不强求仕途通达,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胸怀。
"病余骏骨诚难市,老去蛾眉不易工",诗人以骏马比喻自己,即使疾病缠身,身体不再如年轻时健壮,也难以在市场上换取财富;"蛾眉"则借指女子的美貌,暗示自己年老体衰,青春不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牺象已看殊断木,琴材何事待焦桐",诗人将自己比作被砍伐的木材,即使才华出众,也不再期待得到像焦桐这样的良材得以施展,暗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最后两句"此身并付荣枯外,抛掷枭卢一笑空",诗人决定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于荣辱之外,面对人生的起伏,只是一笑置之,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脱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际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淡泊名利的品格。